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攝官的意思、攝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攝官的解釋

(1).任職的謙詞。表示暫時代理。《左傳·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楊伯峻 注:“攝,代也。承乏亦謙詞,表示某事由於缺乏人手,隻能由自己承當。此固當時辭令。” 晉 潘嶽 《<秋興賦>序》:“僕,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 南朝 梁 範雲 《古意贈王中書》:“攝官青瑣闥,遙望鳳皇池。”

(2).暫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員。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道協 周公 ,神交帝 唐 。攝官從事,冕服端章。”《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五》:“州縣官在任考滿,即具關申送吏部格式,本道不得差攝官替正官。”《資治通鑒·後梁均王貞明六年》:“ 蕭頃 與 琪 同為相, 頃 謹密而陰伺 琪 短。久之,有以攝官求仕者, 琪 輒改攝為守, 頃 奏之。” 胡三省 注:“ 歐 《史》曰:‘ 琪 所私吏當得試官, 琪 改試為守,為 頃 所發。’”《續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二 廣 兩薦之士,許試攝官,謂之‘試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攝官"是古代職官制度中的特殊任職形式,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攝"字條,"攝"作動詞時含代理、暫代之意。《辭源》明确記載"攝官"指臨時代理或暫行兼任的官職,常見于官員出缺、病故等突發情況下的臨時人事安排。

二、職能特征

  1. 代理屬性:如《左傳·昭公十三年》載"羊舌鲋攝司馬",即羊舌鲋暫代司馬之職
  2. 臨時性質:據《通典·職官典》記載,攝官任期通常不超過百日,待正式任命後即解除
  3. 權責限制:明代《吏部職掌》規定攝官不得籤署重要公文,僅維持衙門日常運轉

三、曆史演變 秦漢時期已出現"假守""假尉"等攝官形态,至唐宋形成完備的"權知""檢校"制度。清代《欽定吏部則例》将攝官細分為署理(半年内)、護理(特殊情形)兩類,标志着制度的成熟。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行政制度對應。

網絡擴展解釋

“攝官”是一個古代官場用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綜合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暫時代理官職
    指官員以謙遜态度表示自己隻是臨時擔任某一職位,并非正式任命。這種用法源于《左傳·成公二年》的“攝官承乏”,意為因職位空缺而暫時代理。

  2. 非正式任命的代理官員
    強調官員身份的臨時性和非正式性,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例如晉代潘嶽曾用“攝官承乏”表達自己暫居朝列的謙遜态度。

二、詳細解釋

三、用法示例

四、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日常使用較少。如需引用,建議優先參考《左傳》《漢典》等傳統典籍的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罷斷編捏鼻斤博臨察按吃糖吹拉彈唱辭尊居卑村肐落大帶大腹便便戴冠郎大瘠大政丁屐豐富該死槀街鳏寡茕獨鶴舟喉音花姑娘黃鹄曲架落撿場講耨奸偷膠柱鼓瑟極颠驚才絶豔錦郎禁體詩扃牖劇骖峻峭匡拂蠟壇廉畏冒禁名門閨秀溟洲濃福秋玉日月腮頰桑輪桑錢燒刀子诜誨收生婦水華四弘貪豎騰撲外鄉委成文子文孫蠁蟲憲屬瞎說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