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拂的意思、匡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拂的解釋

同“ 匡弼 ”。《史記·夏本紀》:“予即辟,女匡拂予。女無面諛,退而謗予。”《漢書·蓋寬饒傳》:“今君不務循職而已,乃欲以太古久遠之事匡拂天子,數進不用難聽之語以摩切左右,非所以揚令名全壽命者也。” 唐 杜牧 《高元裕除吏部尚書制》:“匡拂時病,磨切貴近,罔有顧慮,知無不為。”《明史·何孟春傳》:“若諸臣匡拂,累千萬言,此所謂逆于心之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匡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是指匡正輔佐、糾正扶持,主要用于描述臣子對君主或下屬對上級的輔助行為,強調在輔助的同時糾正其過失。具體釋義如下:

  1. 本義與核心含義:

    • 匡:本義指方正、糾正,引申為扶正、救助、輔助。如《左傳·襄公十四年》有“過則匡之”。
    • 拂:通“弼”(bì),意為輔助、矯正。如《孟子·告子下》有“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其中“拂士”即指能直谏匡正君主過失的賢士。
    • 合義:“匡拂”即指匡正過失,輔佐行事。它包含兩層緊密相關的意思:一是輔助、扶持;二是在輔助的過程中,對輔助對象的錯誤或不當之處進行糾正、規勸。這體現了古代理想中臣子對君主的責任,不僅是服從,更要盡忠直谏。
  2. 引申義與用法:

    • 該詞主要用于君臣關系或上下級關系的語境中,指臣下對君主的輔佐與谏诤。
    • 強調的是一種積極、負責的輔助态度,不是簡單的順從,而是帶有監督和糾錯性質的輔佐。
    • 其意義與“匡弼”、“匡正”、“輔弼”等詞相近。
  3. 古籍例證:

    • 雖然“匡拂”作為一個固定雙音節詞直接出現在傳世經典中的頻率不高,但其構成字“匡”與“拂”(弼)在古代文獻中表達輔佐匡正之意極為常見,且常連用或對舉表達相同概念。例如:
      • 《尚書·說命上》:“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啟乃心,沃朕心。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 此段雖無“匡拂”二字,但“以匡乃辟”即指匡正君主,體現了“匡拂”的核心精神。
      • 《孝經·事君章》:“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将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這裡的“匡救其惡”與“匡拂”之意相通。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匡拂”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kuāng fú,其含義與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1. 同義解釋
    “匡拂”與“匡弼”同義,意為輔佐、糾正,多指臣子對君主的谏言或輔助行為,強調通過正直的言行幫助上位者修正錯誤。

  2. 字義拆解

    • 匡:本義為“糾正”,如“匡正”;
    • 拂:此處通“弼”,意為“輔助”,如“輔弼”。

古籍用例

  1. 《史記·夏本紀》
    “予即辟,女匡拂予。”
    此處指君主對臣子的期許,希望其直言進谏、輔佐自己。

  2. 《漢書·蓋寬饒傳》
    批評某些官員“不務循職”,卻試圖以“太古久遠之事匡拂天子”,強調匡拂需結合職責與實際。

  3. 唐代杜牧《高元裕除吏部尚書制》
    提及“匡拂時病,磨切貴近”,體現匡拂在政治中的直言勸谏作用。


使用場景


“匡拂”是古漢語中具有政治色彩的詞彙,強調通過谏言和行動輔助上位者修正錯誤,常見于史書與政論文獻。其核心在于“匡正”與“輔弼”的結合,體現了傳統儒家文化中對臣子責任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拔迥半生不熟不分畛域猜間誠直赤膊船初生之犢不畏虎次世賜廕當手豆緑獨行其道範世風攣枌巷撫接高算規鑒鶴雪畫符賤價積肥寄付井竈進戰磊落不覊兩眼發黑戀皂列壁烈焰立行毛巾梅堯臣奶豆腐南棧道蔫巴溥浮傾路輕煗耆英曲趣擾攘散栎三生有幸豕訛收藏家孀節鼠坻司務長碎花踏踐騰霜骢脫落外營完壯峞為法龌龊吳錦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