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拂的意思、匡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拂的解釋

同“ 匡弼 ”。《史記·夏本紀》:“予即辟,女匡拂予。女無面諛,退而謗予。”《漢書·蓋寬饒傳》:“今君不務循職而已,乃欲以太古久遠之事匡拂天子,數進不用難聽之語以摩切左右,非所以揚令名全壽命者也。” 唐 杜牧 《高元裕除吏部尚書制》:“匡拂時病,磨切貴近,罔有顧慮,知無不為。”《明史·何孟春傳》:“若諸臣匡拂,累千萬言,此所謂逆于心之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匡拂”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kuāng fú,其含義與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1. 同義解釋
    “匡拂”與“匡弼”同義,意為輔佐、糾正,多指臣子對君主的谏言或輔助行為,強調通過正直的言行幫助上位者修正錯誤。

  2. 字義拆解

    • 匡:本義為“糾正”,如“匡正”;
    • 拂:此處通“弼”,意為“輔助”,如“輔弼”。

古籍用例

  1. 《史記·夏本紀》
    “予即辟,女匡拂予。”
    此處指君主對臣子的期許,希望其直言進谏、輔佐自己。

  2. 《漢書·蓋寬饒傳》
    批評某些官員“不務循職”,卻試圖以“太古久遠之事匡拂天子”,強調匡拂需結合職責與實際。

  3. 唐代杜牧《高元裕除吏部尚書制》
    提及“匡拂時病,磨切貴近”,體現匡拂在政治中的直言勸谏作用。


使用場景


“匡拂”是古漢語中具有政治色彩的詞彙,強調通過谏言和行動輔助上位者修正錯誤,常見于史書與政論文獻。其核心在于“匡正”與“輔弼”的結合,體現了傳統儒家文化中對臣子責任的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匡拂

匡拂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匚和拂,總共有8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白虎通義》一書中,是漢字的一種用法。

在繁體字中,匡拂的寫法為「匡擭」。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匡拂的形狀有所變化。在《說文解字》中,拂的上方有一個長橫,而匡的上方則是一個撇。這種寫法在曆史上較為常見。

以下是一些關于匡拂的例句:

  1. 他匡拂正義,挺身而出。
  2. 匡拂社會風氣,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
  3. 這個人性格直率,經常匡拂不公。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匡扶、拂拭、匡正、拂袖。

近義詞:扶持、揭發、指正。

反義詞:助長、掩蓋、縱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