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尊居卑的意思、辭尊居卑的詳細解釋
辭尊居卑的解釋
辭:推卻。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詞語分解
- 辭的解釋 辭 (辭) í 告别: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别。 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職。辭呈。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解雇:辭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講話;告訴:“請辭于
- 居卑的解釋 處于卑微地位。《孟子·萬章下》:“辭尊居卑,辭富居貧。”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每居卑而推功,雖處泰而滋恭者,謙人也。”
網絡擴展解釋
“辭尊居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cí zūn jū bēi
- 含義:主動推辭尊貴的地位,甘願處于卑微的位置,形容謙遜低調、不慕權貴的态度。
- 逐字解釋:
- “辭”:推卻、拒絕;
- “尊”:尊貴的地位;
- “居卑”:居于低微的位置。
出處與經典用例
- 《孟子·萬章下》:
原文提到“為貧者,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指因貧困而無法承擔高位的責任時,應主動退居低位。
- 《明史·彭汝實傳》:
記載彭汝實因考察不通過而“欲辭尊居卑”,強調主動退讓的品德。
- 清代小說《文明小史》:
用“辭尊居卑”形容人物雖無高位,卻樂善好施,擴展了成語的褒義語境。
用法與場景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如“他辭尊居卑,專注基層工作”。
- 適用對象:多用于描述官員、學者等主動放棄高位或名利,體現謙遜态度。
- 文化意義:體現儒家倡導的“謙德”,強調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間的平衡。
現代引申
在當代,該成語可引申為:
- 職場中:不争搶職位,甘願擔任輔助角色;
- 生活中:不炫耀成就,保持低調務實的态度。
“辭尊居卑”不僅是一個曆史典故,更承載了中國文化中推崇的謙遜美德。其核心在于對名利的淡泊與對責任的清醒認知,適用于贊頌那些甘于奉獻、不慕虛榮的品格。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辭尊居卑》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說在言辭中盡量謙遜、客氣,不自稱尊貴,對他人則顯示尊敬。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辭:走之辶,八畫;
- 尊:寸之ノ,五畫;
- 居:屍之已,六畫;
- 卑:十之一,八畫。
來源:
《辭尊居卑》最早出自《左傳·宣公十年》篇,原文為“願辭尊居卑。”意為表達願意謙虛地退讓自己地位,讓位于他人。
繁體字:
《辭尊居卑》
古時候漢字寫法:
《辭尊居卑》在古代寫法中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現代漢字的寫法。
例句:
他在辯論中總是辭尊居卑,不吹噓自己的成就。
組詞:
尊敬、卑微、辭職、居住
近義詞:
居尊卑微、言謙和氣
反義詞:
尊傲、居高臨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