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韶武的意思、韶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韶武的解釋

(1).《韶》樂和《武》樂。亦泛指高雅的古樂。《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朱熹 集注:“《韶》, 舜 樂;《武》, 武王 樂。” 漢 王充 《論衡·自紀》:“閭巷之樂,不用《韶》《武》。”《晉書·忠義傳論》:“蘭桂異質而齊芳,《韶》《武》殊音而并美。”

(2).見“ 韶舞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韶武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需從單字本義、曆史淵源及文化象征三個層面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本義指上古聖王舜時期的宮廷雅樂。《說文解字》釋為“虞舜樂也”,《論語·述而》載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見其藝術感染力。後引申為美好、高雅之意(如“韶光”“韶華”)。

    來源:《說文解字》《論語·述而》

  2. 原指周武王時期的樂舞《大武》。《禮記·樂記》記載其“象成伐纣”,以恢弘戰舞歌頌武王功績,後泛指雄壯之樂或軍事功業。

    來源:《禮記·樂記》


二、複合詞“韶武”的涵義

“韶武”作為合成詞,特指古代禮樂制度中兩種典範性樂舞的并稱:


三、文化象征與引申義

  1. 禮樂文明的典範

    朱熹《詩集傳》稱韶武“盡善盡美”,《樂記》更強調其“和民聲”“安邦國”的社會功能,成為後世禮樂體系的最高标準。

    來源:朱熹《詩集傳》、《禮記·樂記》

  2. 雅正藝術的代稱

    明清文獻常以“韶武”泛指正統音樂或高雅藝術。如《明史·樂志》論及宮廷樂制時,強調“韶武之音,不可廢也”。

    來源:《明史·樂志》

  3. 政治隱喻

    古代文賦中借“韶武”暗喻王道與霸術的結合,如王夫之《讀通鑒論》以“韶武并奏”喻指仁政與武備的平衡。

    來源:王夫之《讀通鑒論》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韶武”多用于曆史文化語境,如:

網絡擴展解釋

“韶武”一詞的含義可從兩個層面理解,具體如下:

一、古樂專指

  1. 本義
    指《韶》樂和《武》樂兩種古代雅樂。

    • 《韶》樂:相傳為舜帝時期的音樂,孔子曾評價“盡美矣,又盡善也”。
    • 《武》樂:周武王時期的樂曲,孔子認為“盡美矣,未盡善也”,因其歌頌武力征伐。
    • 二者合稱後,常代指高雅的古樂,如《晉書》中“《韶》《武》殊音而并美”。
  2. 延伸用法
    部分文獻中,“韶武”與“韶舞”相通,可能涉及樂舞結合的形式。

二、引申含義

  1. 音樂與武功的結合
    現代解釋中,“韶”象征美好音樂,“武”指武藝或軍事才能,組合後形容人“文韬武略兼備”,即藝術修養與勇武能力俱佳。
    • 例如用于名字時,寓意“才華與力量并存”。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語·八佾》或朱熹集注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度寶宇貝丘誠謹垂迹顇族褡包代哭憚恐點易丁令威鬥飲惡詩風厲綱提領挈公寓光闆闆歸類鼓佬故态複作海薻荒漠惛愚火蠶轞車教案驕躁跽跗金鵝計樞九九歸原芵茪駏蛩克果克能坑谷空帛狂飈媿切苦克麗光論擇孟門南鄙秾缛辟谷封留券食卻籍蹂踐桑間之約煞黑史抄受納送車素心蘭條絨鼍聲無人不知绡纨下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