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網綱,挈住裘領。比喻抓住要領。 明 宋濂 《<杜詩舉隅>序》:“一覽之頃,綱提領挈,不待註釋而其大旨煥然昭明矣。”
“綱提領挈”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gāng tí lǐng qiè,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含義
該成語由“綱提”和“領挈”組成,字面意為提起漁網的總繩(綱)和抓住衣物的領子(領),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或要領,從而簡明扼要地處理問題。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明代宋濂的《〈杜詩舉隅〉序》:“一覽之頃,綱提領挈,不待注釋而其大旨煥然昭明矣。”,強調通過抓住核心使複雜内容清晰明了。
用法與場景
近義詞辨析
與“提綱挈領”(tí gāng qiè lǐng)含義相近,後者更強調“簡明扼要”,且出自更早的《韓非子》《荀子》。兩者可互換使用,但“綱提領挈”更側重“明确引領方向”。
延伸意義
現代語境中,該詞還可引申為在團隊協作或計劃制定中把握核心目标,确保整體條理清晰。
這一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強調抓住關鍵、化繁為簡的智慧,適用于需要高效表達或解決問題的場景。若需進一步了解其與“提綱挈領”的細微差異,可參考古典文獻分析。
《綱提領挈》是一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物的作用或影響力很大。它可以指某個事物在整個大局中的關鍵地位或起到引領、推動作用的能力。這個成語來自于古代文獻中的記載,被廣泛使用于現代漢語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綱提領挈》這個成語的拆分結果如下:
《綱提領挈》的繁體字為「綱提領挈」。
古代漢字寫法在古代,經過演變,漢字的書寫形式也有所不同。《綱提領挈》這個成語在古代的寫法如下:
綱:糹豐
提:扌是折疊的手,加8點表示前方有突出物體
領:冫加頁
挈:扌是折疊的手,下方加五點表示提起
例句他的領導能力是很強的,可以說是團隊中的《綱提領挈》。
組詞與《綱提領挈》相關的組詞有:綱舉目張、帶頭大哥、引導方向等。
近義詞與《綱提領挈》意思相近的成語有:引領潮流、主導地位、引導先鋒等。
反義詞與《綱提領挈》意思相反的成語有:失去指導、步履蹒跚、無所作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