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行的意思、上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行的解釋

(1).上升。《易·謙》:“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漢 王褒 《九懷·通路》:“乘虬兮登陽,載象兮上行。” 宋 袁燮 《資政殿大學士贈少師樓公行狀》:“陛下6*體天之下濟,羣臣以卑而上行,歡欣交通,而後天下可為也。”

(2).謂君上的行事。《史記·樂書》“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唐 張守節 正義:“上行謂之風,下習謂之俗。”《新唐書·陸贽傳》:“上行則下從之,上施則下報之,若景附形,若響應聲。”

(3).指上級的指示或命令。《宋史·賈昌朝傳》:“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專號令,故動則必敗。”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守禦救援》:“今奉上行,小民不敢不遵。”

(4).官府文書由下級緻上級稱上行。《清會典·禮部五·儀制清吏司》:“凡官文書,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

(5).從下遊向上遊行駛。如:船舶之從 上海 駛往 武漢 者稱為上行船。

(6).我國鐵路部門規定,列車在幹線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駛,在支線上朝着連接幹線的車站行駛,皆謂之“上行”。上行列車編號用偶數,如:14次,82次,104次等。

尊位。《漢書·霍光傳》:“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祿言曲突者。”

(1).上市進貨。《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史弘肇 道:‘……那裡去偷隻狗子,把來打殺了,煮熟去賣,卻不須去上行。’”《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合哥 ,你隻管躲懶,沒箇長進,今日也好去上行些箇‘山亭兒’來賣。”

(2).謂從業。行,指行業。《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九媽 要哄她上行,連聲招許多不是, 美娘 隻不開口。”按,此指妓6*院接客。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上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上行"在漢語中屬于多義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空間運動方向 指物體或能量沿垂直軸由低處向高處移動。該義項源自《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第1135頁,常用作方位副詞,如"電梯上行至25層"、"熱空氣自然上行"。地理學特指河流從支流彙入幹流的逆向流動,如長江三峽段的上行航道。

二、社會層級關系 在組織架構中表示信息或指令由下級傳遞至上級的行為範式。《辭海》第六版第1987條釋義為"下級機構向直屬上級呈遞文書",如"市政府上行文件至省政府"。該詞在行政文書中形成固定搭配"上行文",與"平行文""下行文"構成公文體系分類标準。

三、時序演進趨勢 經濟學領域引申為數值指标的持續性增長态勢,如"上證指數保持上行通道"。此用法最早見于宋代《夢溪筆談·象數》"星辰上行謂之盈",現代金融領域特指K線圖中的陽線連續形态。交通領域保留古漢語"向上遊行駛"的原始語義,如鐵路時刻表中标注的"上行列車"指向首都方向運行的班次。

網絡擴展解釋

“上行”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分類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上升/向上移動
    源自《易經》等古籍,指事物由低位向高位運動,如“地道卑而上行”。現代可引申為職位晉升或數值增長。

  2. 上級指示或命令
    用于行政領域,指上級的決策對下級的影響,如《宋史》中“上行下戾”。


二、行政與公文

  1. 下級向上級呈遞文書
    古代官府文書中,下級緻上級的公文稱為“上行”,如《清會典》記載“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

三、交通運輸

  1. 鐵路方向
    我國鐵路規定,列車在幹線上朝向首都行駛,支線上朝向連接幹線的車站行駛,稱為“上行”,車次編號為偶數(如14次、104次)。

  2. 船舶航行
    船隻從下遊逆流向上遊行駛稱為上行,如“上行船”。


四、計算機術語

  1. 網絡數據傳輸
    指用戶設備向網絡發送信息的過程,“上行速率”影響文件上傳速度(如FTP傳輸)。例如ADSL技術中,上行速率通常低于下行速率。

五、其他延伸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專業解釋,如需完整内容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按實乘蜺晨衣春化叢殘滴搭遞盞方山巾痱癗鳳凰雛封使君剛夬剛潔廣告顔料氿濫骨路黑錢鶴跱化隆獲命互喪降幂家釀嬌媠就名懼駭巨璞可曾闊悰靈蛇髻淋淋漓漓摟溝子買鹽匿名帖尼山畔道剖割黔劓青簾青牛翁窮治秋荼熱熟擅移慎固省形生煙蛇銜石腦油衰王殊趣松谷庵送貨投杼蝸舍五雲谿蝦兵蟹将相亞小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