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ongevity]∶旧指高寿
(2) [congradulate sb. on his birthday]∶向人敬酒,祝颂长寿
奉觞上寿
三寿中之上者。《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晋 嵇康 《养生论》:“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仇 大姓夫妻俱登上寿,同日念佛而终。”参见“ 三寿 ”。
(1).谓向人敬酒,祝颂长寿。《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至礼毕,復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后汉书·明帝纪》:“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朝堂,奉觴上寿。” 李贤 注:“寿者人之所欲,故卑下奉觴进酒,皆言上寿。”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垂衣当晓日,上寿对 南山 。”
(2).单指祝贺寿辰。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楔子:“今日是小姐生辰贵降的日子,我与他上寿走一遭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敢问师母尊年……待学生绣对鞋儿上寿。”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营长做寿一次,由都总按户派捐,称觞上寿。”
“上寿”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用法:
指高寿
古代将寿命分为上、中、下三等,但具体年龄划分因文献而异:
祝寿行为
指向他人敬酒并表达长寿祝愿,如“奉觞上寿”(举杯祝贺)。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或祝寿场合,既保留“高寿”本义,也延续“敬酒祝福”的动作含义。例如:“这对夫妻登上寿,同日离世”。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接龙或例句,可参考相关词典来源。
《上寿》是一个常见的词语,既可以作为一个动词,也可以作为一个名词使用。
作为动词时,表示祝福长寿、庆祝生日或是庆祝寿日。作为名词时,指寿辰或长寿的日子。
《上寿》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上”字的部首是一,总计3画;而“寿”字的部首是宀,总计7画。
《上寿》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民重视长寿,认为长寿是一种幸福和福气的象征。因此,在重要的寿辰或生日时,亲友们都会聚在一起,通过举办寿宴、祭拜祖先或送上礼物来表达祝福和庆祝。
《上寿》的繁体字是「上壽」。
在古时,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上寿》为例,古代人常常用篆书或隶书来书写。这种书写方式与现代楷书有所差异,更加具有书法上的特色。
动词用法:
他们一起举杯上寿,祝福老人大寿无疆。
名词用法:
他的上寿宴上,亲友们纷纷赠送礼物。
上寿的相关组词有:
上寿礼、上寿宴、上寿皇、上寿联、上寿词等。
上寿的近义词有:
万寿无疆、祝寿、庆寿、寿辰等。
上寿的反义词有:
逝世、离世、丧失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