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的意思、商行的詳細解釋
商行的解釋
[trading company] 指較大的商店
詳細解釋
(1).商業同行組成的行會。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二節:“ 宋朝 自京都至州縣城鎮,同業的商業,都組織成‘商行’。”
(2).較大的商店。
詞語分解
- 商的解釋 商 ā 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計劃、讨論:商量。商讨。商議。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協商。 買賣,生意:商業。商店。商界。商品。商标。 古指行商(坐商為“賈”,後泛指做買賣的人,亦
- 行的解釋 行 í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裡者半九十。行雲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自迩。 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箧。行李。 流通,傳遞:行銷。風行一時。 從事:進行。 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
專業解析
商行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綜合多部權威辭書界定如下:
一、核心定義
指規模較大的批發貿易機構,主要從事商品批量購銷與流通中介活動。
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以批發為主的商業企業」(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二、曆史沿革與語義演變
-
近代商業實體
清代至民國時期特指經營大宗貨物貿易的私營機構,如《漢語大詞典》釋義:「舊時較大規模的商店」(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例證:19世紀上海出現的「洋行」實為外商在華開設的商行分支。
-
當代經濟術語
現代用法擴展至涵蓋批發、進出口代理及供應鍊服務的商業組織,如《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強調其「跨區域大宗交易」屬性(來源: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三、與近義詞的權威辨析
- vs 商號:商行側重批發與流通樞紐功能,商號多指零售店鋪(《現代漢語學習詞典》)。
- vs 公司:商行傳統上為合夥制或家族經營,公司則具現代法人結構(《經濟學名詞》釋義)(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四、語用實例
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收錄用例:
「茶葉商行從福建采購新茶,分銷至華北各省。」
印證其産銷中介的核心職能(來源:國家語委語料庫)。
參考文獻原文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卷三)[M].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0.
- 北京語言大學. 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Z].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3.
-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現代漢語學習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0.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經濟學名詞[M]. 科學出版社, 2019.
- 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 語料文本編號 CQL_E175_00429[DB]. 2009.
網絡擴展解釋
“商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āng háng,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1.基本定義
商行指規模較大的商店或貨物交易的場所,通常以商品代理銷售為主,經營範圍廣泛且貨品齊全,注重誠信與價格公道。現代語境中,商行也常指代貿易公司,業務涵蓋内貿和外貿兩部分。
2.曆史與擴展含義
- 商業行會:在宋代,商行曾是同行業商戶組成的行會組織,用于規範行業交易。
- 公司别稱:新中國成立前,許多企業以“商行”命名,實際等同于“公司”的概念。
3.現代應用
- 經營主體:商行可以是有限公司或個體戶形式。個體戶商行通常由單一負責人經營,承擔無限責任。
- 功能特點:部分商行作為交易中心,集合多家商戶,甚至涉及綜合服務功能(如支付結算、貿易代理等)。
4.相關延伸
- 與“銀行”的區别:商行不涉及金融服務,而“商業銀行”是獨立金融概念,需注意區分。
“商行”一詞既保留了傳統商店的廣義屬性,也隨時代發展衍生出貿易公司、行會組織等含義。具體語境中需結合行業和經營模式進一步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安娴白炜抱蔓摘瓜八十孩兒本據标幹殘敝铛腳刺史陳美沖浪闆崇山峻嶺邨肆大頭巾疊觀冬葵杜絶契阏密房牙子風馳電騁戤米囤餓殺诟詈盒奁皇羲夾腦風角牴計然策舊故酒顔眷待軍禁科第匮绌練朱吏俸忙合靡披抹淚揉眵皮尺青燈古佛磬工情盡橋傾觖旗傘軟目标乳香喪靈散小人視态授衣月霜蟾水勢四旁松耳逃嫁天師道挽辂魏巍文鹄仙人擔消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