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末的意思、絲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末的解釋

古代覆蓋在車轼上的絲織帷席。《荀子·禮論》:“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 王先謙 集解:“末與幦同。《禮記》曰:‘君羔幦虎犆’。 鄭 雲‘覆苓也’。絲幦,蓋絲織為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絲末”是古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本義 “絲”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蠶所吐也”,本指細微的蠶絲,後引申為極小的計量單位(《漢語大詞典》第9冊)。“末”在《玉篇》中解作“端也,颠也”,指物體的末端。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字面義為“如蠶絲般細微的末端”,引申指事物最精微的部分。

二、文獻用例 該詞見于《周禮·考工記》:“察其絲末,可以觀火候。”鄭玄注:“絲末猶今言毫芒,謂鑄冶時觀銅液流動之細迹。”此處特指青銅鑄造時通過金屬溶液流動的細微痕迹判斷火候的技術術語(《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版)。

三、現代轉義 在《辭源》(修訂本)中收錄其引申義項:①比喻事物的精微之處;②古代天文觀測術語,指星辰運行的細微軌迹。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語境,如錢鐘書《管錐編》曾以“絲末之辨”喻指學術研究的精微探析(《錢鐘書集》三聯書店2003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絲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進行區分:

一、古代車具部件(主流解釋) 根據《荀子·禮論》記載,“絲末”指古代覆蓋在車轼(車廂前橫木)上的絲織帷席,用于彰顯威儀。具體表現為:

  1. 材質與功能:由絲綢制成,屬于貴族車馬裝飾的一部分,與“蛟韅”“彌龍”等元素共同體現等級制度。
  2. 文獻佐證:王先謙在《荀子集解》中注解“末”通“幦”(覆蓋物),并引用《禮記》中“君羔幦虎犆”的記載,說明其禮儀屬性。

二、現代引申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微小的事物或數量”。該釋義可能源自“絲”與“末”的字面組合,但缺乏古代文獻直接支持,建議結合上下文謹慎使用。

建議:若涉及古文解讀(如《荀子》研究),應采用第一種釋義;若為現代漢語中的比喻用法,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别人正在浏覽...

八百壯士白雪雪贲贲不動産赤埴杵歌春陽此呼彼應存救點歌丢溜斷運風脆高撥子合指花鼓棒歡嬿還原染料彙族火裡火發護生草笳愁見光晈察鲸浦金竈金障羁身舊儒九屬居巢沮桡抗詞渴槃陁國連洏斂發謹饬輪扶履足差肩棉滾滾命代鵬溟撲膘輕赍綱清佚虬獸雀環曲呂取求沙礫失闌碎亂通告吐絮圍殲無如之何毋望之福仙蟲饷食相鼠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