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锢的意思、徙锢的詳細解釋
徙锢的解釋
貶谪禁锢。《後漢書·謝弼傳》:“又故太傅 陳蕃 ,輔相陛下,勤身王室,夙夜匪懈,而見陷羣邪,一旦誅滅。其為酷濫,駭動天下,而門生故吏,并離徙錮。 蕃 身已往,人百何贖!”
詞語分解
- 徙的解釋 徙 ǐ 遷移:徙居(搬家)。遷徙。流徙。 古代稱流放的刑罰:徙邊(流放有罪的人到邊遠地區)。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 锢的解釋 锢 (錮) ù 把金屬熔化以澆灌堵塞空隙:锢露(用熔化的金屬堵塞金屬物品的漏洞,如“锢锢鍋”。亦作“锢漏”)。 禁閉:禁锢。锢蔽。 古同“痼”,痼疾。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徙锢”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 拼音:xǐ gù
- 結構:由“徙”(遷移/調動官職)和“锢”(禁锢/禁閉)組成,屬并列式合成詞。
- 核心含義:指因貶谪而被限制自由,即“貶谪禁锢”。例如古代官員因政治鬥争被降職并軟禁。
二、出處與語境
-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後漢書·謝弼傳》,描述東漢官員陳蕃的門生故吏因牽連被貶谪禁锢的場景。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言語境,形容因政治、權力鬥争導緻的懲罰性限制自由。
三、延伸解析
- “徙”的含義:
- 遷移(如“遷徙”);
- 古代官員職位調動(如貶谪)。
- “锢”的含義:
- 物理禁锢(如用金屬封堵器物);
- 抽象限制(如“禁锢思想”)。
(綜合)
四、例句參考
《後漢書·謝弼傳》原文:
“門生故吏,并離徙錮。”
意為:陳蕃的門生和舊部屬全被貶谪并限制自由。
五、注意
不同詞典對“徙锢”的歸類略有差異:
- 部分來源(如)将其視為成語,強調“囚禁”;
- 但更權威的文獻(如、3、5)均以《後漢書》為依據,定義為“貶谪禁锢”。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徙锢的意思
徙锢(xǐ gù)是一個表示被限制、束縛、囚禁的動詞。它指的是将人或思想限制在某種條件或狀況中,使其無法自由行動或發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徙(xǐ)的拆分部首是彳(走之彳),徙共有11畫。
锢(gù)的拆分部首是金,锢共有16畫。
來源和繁體
徙的繁體字是「遷」,意為遷移、搬遷。
锢的繁體字是「錮」,意為束縛、囚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徙锢,其寫法與現在相似,沒有明顯差異。
例句
1. 這個國家的法律徙锢了人們的************。
2. 糟糕的經濟形勢徙锢了人們的創業熱情。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徙途(xǐ tú,旅途)、徙居(xǐ jū)、徙宅(xǐ zhái)。
近義詞:限制、束縛、囚禁。
反義詞:釋放、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