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五的意思、三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五的解釋

(1).謂十五天。《禮記·禮運》:“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後以指農曆月之十五日。《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欄幹,斷腸千裡。” 清 林則徐 《中秋眺月有作》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遊?”

(2).指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 宋 李清照 《永遇樂》詞:“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宋 劉辰翁 《永遇樂·餘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詞為之涕下》詞:“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

(3).謂十五歲。 晉 陶潛 《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飛燕篇》:“可憐女兒三五許,豐茸惜是一園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闿運 《采芬女子墓志銘》:“芳辰三五,方 洛陽 而自嬌;闌幹十二,弔 姮娥 而微歎。”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謂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五百年一大變。《史記·天官書論》:“為國者必貴三五。” 司馬貞 索隱:“三五,謂三十歲一小變,五百歲一大變。”

(5).指三皇五帝。《楚辭·劉向<九歎·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範》之辟紀。”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夫談主上之聖明,則君盡三五;述宰相之英偉,則人皆二八。” 宋 歐陽修 《憎蚊》詩:“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錢謙益 《大司馬吉安茂明李公參贊留務序》:“主上神聖,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辭·九章·抽思》:“望三五以為像兮,指 彭鹹 以為儀。” 王逸 注:“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注:“ 戰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記·天官書論》:“為天數者,必通三五。” 司馬貞 索隱:“案:三謂三辰,五謂五星。”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考七耀之盈虛,步三五之變化。”《雲笈七籤》卷二十:“九靈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黃庭内景經·五行》:“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 梁丘子 注:“《玄妙經》雲:三者,在天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為珠、玉、金,名曰三寶;在人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懷五行,故曰三五……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遠,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欽立 注:“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義、禮、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詩·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漢 鄭玄 箋:“協和伐 殷 之事,謂合位三五也。” 孔穎達 疏:“言正合會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歲、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謂之五位。星、日、辰在北,歲在南,月在東,居三處,故言三所。”《漢書·叙傳上》:“東厸虐而殲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顔師古 注:“ 應劭 曰:‘東厸, 紂 也。殲,盡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國語》歲、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謂歲、日、月、辰、星也。三所,謂 逢公 所憑神, 周 分野所在, 後稷 所經緯也。”

(11).指三田五髒。《黃庭内景經·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間,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注:“謂八景及二十四真神營護人身,則三田五藏真氣調柔無災病也。”

(12).九宮術謂三生五死。《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備鳴盜淺術之餘,豫三五賤伎之末。” 李善 注:“《抱樸子·軍術》曰:大将軍當明案九宮,視年在宮,常就三居五;五為死,三為生,能知三五,橫行天下。” 唐 劉禹錫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獨善雞鳴、彈長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參見“ 九宮 ”。

(13).指參宿和昴宿。《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三五,舉其數也;參昴,著其名也。”舊說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傳:“三,心;五,噣。四時更見。”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天漢迴西流,三五正從橫。”

(14). 晉 時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區實行五丁抽三制,後因稱發人征役為“三五”。《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師之備, 并 、 朔 、 秦 、 雍 嚴西讨之資, 青 、 冀 、 幽州 三五發卒。”《宋書·孝義傳·孫棘》:“ 世祖大明 五年,發三五丁,弟 薩 應充行。”《南史·循吏傳·郭祖深》:“又 梁 興以來,發人征役,號為三五。”

(15).約舉之數。表示數目不多。 唐 李白 《魯郡堯祠送窦明府還西京》詩:“遂将三五少年輩,登高遠望形神開。”《水浒傳》第二回:“ 朱武 、 陳達 、 楊春 三個頭領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栅,隻帶三五個做伴。” 清 朱彜尊 《<騰笑集>自叙》:“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賦詩。” 沉從文 《生存》:“長案旁坐下了三五個車夫。”

謂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蕭骠騎發徐州三五教》:“所統郡縣,便普三五;鹹依舊格,以赴戎麾。” 胡之骥 彙注:“三五,猶《孫子兵法》所謂三令五申之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五”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釋及用例:

一、時間相關含義

  1. 農曆每月十五日
    源自《禮記·禮運》"三五而盈,三五而阙",指月相變化周期。如歸有光《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牆"()。

  2. 正月十五上元節
    特指元宵節,如李清照《永遇樂》"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3. 年齡十五歲
    如陶淵明《雜詩》"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指少年時期()。

二、天文曆法含義

  1. 天運周期
    指三十年一小變、五百年一大變的天象規律,見于《史記·天官書論》"為國者必貴三五"()。

三、其他引申含義

  1. 概數或組合
    • 三皇五帝的簡稱()
    • 三辰(日月星)與五星(金木水火土)的合稱()
    • 俗語"三五成群"表示小群體聚集()

文學應用示例

《項脊軒志》中"三五之夜"的意境:
$$ begin{aligned} &text{農曆十五月圓夜} &text{月光映照半牆斑駁} &text{桂影隨風搖曳生姿} end{aligned} $$

注意: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涉及曆史文獻建議核對原典。完整釋義可參考《搜狗百科》《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五的意思

《三五》是一個多義詞,可以用來形容數量、狀态和程度。在不同的語境中,它可以表示“大約”、“約莫”、“幾乎”等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五》的部首是“乙”,它由2畫組成。

來源

《三五》源于古代用以計數的表示方式。在古代,人們用“五”來表示5,用“三”來表示3。因此,《三五》就用來代指幾個或約莫的數量。

繁體

《三五》的繁體字為「三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三五》在古時候的寫法為「仨伍」。

例句

1. 這個地方大約有三五個人。

2. 我休息了三五分鐘。

3. 這個問題需要三五天才能解決。

組詞

三五百度、三五成群、星羅棋布、五光十色等。

近義詞

左右、大約、約莫等。

反義詞

确定、确切、精确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