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豬和狗。《國語·楚語上》:“國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饋,士有豚犬之奠。”《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曹 公望 權 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胡沖 《吳曆》:“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歎曰:‘生子當如 孫仲謀 , 劉景升 兒子若豚犬耳!’”
(2).用以謙稱自己的兒子。《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一》:“ 梁祖 聞其敗也,既懼而歎曰:‘生子當如是, 李氏 不亡矣!吾家諸子乃豚犬爾。’” 清 蒲松齡 《代王次公與顔山趙啟》:“令媛綺羅之質,自宜字夫 崔 盧 ;小兒豚犬之才,敢雲娶於 高國 !”
“豚犬”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指“豬和狗”,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國語·楚語上》提到士人用“豚犬”作為祭祀供品。該詞常被用于比喻低賤或愚笨的生物。
曆史典故與貶義用法
源自《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吳曆》記載: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感歎“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此處以“豚犬”貶斥劉表之子劉琮無能,後成為形容不成器子孫的典型表達。
謙稱用法
古代文人常用“豚犬”謙稱自己的兒子,如《舊五代史》記載後唐莊宗之父李克用自稱“吾家諸子乃豚犬爾”。類似謙稱還有“豚子”“豚犢”等。
相關文獻與延伸
近義詞與用法對比
總結來看,“豚犬”既可作字面指代,亦可通過典故表達貶義或自謙,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低微”或“不成器”的隱喻展開。
《豚犬》這個詞是指一種以豬為祖先的犬種,又被稱為「豬狗」或「豬腳狗」。豚犬是一種中小型犬,體形圓胖,毛色多為黑色或灰色。它們通常溫順、友好,并且適合作為家庭寵物。
『豚』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豕」,它表示豬,共有6個筆畫。『犬』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犬」,表示犬類,共有4個筆畫。
『豚犬』一詞中的「豚」是指豚豬的意思,用來形容豬狗混雜的狗。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獻中。而『犬』表示狗類,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在繁體中,『豚犬』的寫法并沒有改變,仍然是「豚犬」。
在古代漢字中,『豚犬』的寫法與現代并無太大差異。由于漢字的演變,可能出現形狀上的微小變化,但整體上基本保持一緻。
1. 她養了一隻可愛的豚犬,它非常讨人喜歡。
2. 這個品種的豚犬有着漂亮的灰色毛發。
3. 孩子們喜歡與他們的豚犬一起玩耍。
豚豬、豚鼠、犬類、犬舍、犬牙
豚狗、豬狗、豬腳狗
獵犬、牧羊狗、警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