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 甘肅省 敦煌縣 東南,屬 祁連山脈 。三峰聳峙,其勢欲墜,故名。西與 大沙山 間有著名的 敦煌 石窟。《書·堯典》“竄 三苗 於 三危 ,”一說即指此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三危山 在 燉煌縣 南。” 林染 《請出洞吧飛天》詩:“彈着你的琵琶,奏着你的笙箫,請下山吧, 三危山 的歌仙!”
(2).傳說中的仙山。《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裡,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五:“朝為 王母 使,暮歸 三危山 。”
三危山的詞義解釋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三危山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屬祁連山脈,東西綿延數十公裡,主峰隔大泉河與莫高窟相望。其名源于“三峰聳峙,如危欲堕”的地貌特征,故稱“三危”。作為敦煌八景之首“危峰東屹”,這裡山勢陡峭,怪石嶙峋,是敦煌重要的自然景觀。
三危山是敦煌最早見于史書的地名之一。《尚書·舜典》記載“竄三苗于三危”,《史記》進一步說明舜帝将作亂的三苗族遷至此地,使其融入西戎。北魏郦道元《水經注》也明确标注其位于敦煌縣南。
三危山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是敦煌文化的象征。它被列為“敦煌第一聖境”,與莫高窟共同構成“千佛靈岩”的勝景,體現了宗教與藝術的深度融合。
以上信息綜合了曆史、地理及文化多維度考據,權威來源可參考敦煌地方志及《尚書》《史記》等古籍記載。
《三危山》是指位于中國河南省南陽市西部的一座名山,因山體呈三峰狀而得名。這座山以其雄偉壯觀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曆史文化而著名。
《三危山》一詞的部首拆分為:"幺"和"山",其中"幺"是指表示數字一的小幺蛾,"山"則表示山的意思。該詞的部首總計2畫。
《三危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曆史的鏡像。在古代,人們常以山峰的高低險峻來命名山名,而三危山因其三峰的險峻程度而得名。在繁體中,"三危山"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三個簡體字的組合。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時會有一些變化。然而,《三危山》一詞的古時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改變。
1. 騎行爬三危山,景色優美,令人心曠神怡。
2. 三危山莊是一個悠閑宜居的度假勝地。
1. 三峰危嶽
2. 危峰險嶺
1. 三險山
2. 三峰嶺
三平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