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度的意思、道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度的解釋

(1).經過。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 秦始皇 ﹞東遊之 會稽 ,道度 牛渚 ,奏 東安 。 東安 今 富春 、 丹陽 、 溧陽 、 鄣故 、 餘杭軻亭 南,東奏 槿頭 ,道度 諸暨 大越 。”

(2).規律;規矩。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舉足則蹈道度,抗手則奉繩墨。”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縮,推興亡之道度者,術人也。赴白6*刃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

(3).指法度。 唐 張說 《為留守奏慶山醴泉表》:“《潛潭巴》曰:‘君臣和德,道度協中,則醴泉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道度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道度”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規範與法則

“道度”指代遵循自然規律或道德準則的法度。其中“道”源于道家思想中“天道”的概念,指宇宙運行的規律;“度”則為衡量标準,如《莊子·逍遙遊》中“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即體現對自然之道的順應。

二、修養與境界

在個人修行層面,“道度”指通過體悟大道達到的精神境界,強調内在修為與外在行為的統一。例如《道德經》所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揭示通過效法自然之道提升生命層次的過程。

三、方法與途徑

該詞亦可指踐行大道的具體方法,如《淮南子》中“聖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飾其末”,說明修道需注重根本法則的把握。這種實踐維度在道教修煉體系中尤為突出,主張通過特定方法實現天人合一。

網絡擴展解釋

“道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基本含義

  1. 經過
    指事物或行為的曆程。例如《越絕書》記載秦始皇東巡時“道度牛渚”,即描述其行程經過牛渚地區。

  2. 規律或規矩
    強調遵循自然或社會的法則。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提到“舉足則蹈道度”,意為行為需符合規範。

  3. 法度
    特指制度層面的準則。唐代張說引用《潛潭巴》時提到“道度協中”,指君臣需以法度維持和諧。

二、延伸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作為成語,解釋為“言行得體、有分寸”,但這一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三、例句參考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或學術讨論,可參考《抱樸子》《越絕書》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傲慢不遜擺飯半宿迸奔鼈岩乘軒鶴愁豔賧佛登隴番寺拂戾閤子寡耦紅繡鞋讙朱國忽兒僭離介意經變警角金界窘執稽山大王絕棋樂旨裂罅哩哩羅羅鹿角車邏騎妙語解頤民窮財匮鬧亂朋俦疲軟鋪拉謙益七地青童勤慎任官沙暴紗幌善類扇揚試射石尤風霜厲鼠疫剔騰退魚外傅晚歲魏草文廕五古無解先臣綫帖兒賢喆寫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