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度的意思、道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度的解釋

(1).經過。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 秦始皇 ﹞東遊之 會稽 ,道度 牛渚 ,奏 東安 。 東安 今 富春 、 丹陽 、 溧陽 、 鄣故 、 餘杭軻亭 南,東奏 槿頭 ,道度 諸暨 大越 。”

(2).規律;規矩。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舉足則蹈道度,抗手則奉繩墨。”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縮,推興亡之道度者,術人也。赴白6*刃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

(3).指法度。 唐 張說 《為留守奏慶山醴泉表》:“《潛潭巴》曰:‘君臣和德,道度協中,則醴泉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道度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道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基本含義

  1. 經過
    指事物或行為的曆程。例如《越絕書》記載秦始皇東巡時“道度牛渚”,即描述其行程經過牛渚地區。

  2. 規律或規矩
    強調遵循自然或社會的法則。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提到“舉足則蹈道度”,意為行為需符合規範。

  3. 法度
    特指制度層面的準則。唐代張說引用《潛潭巴》時提到“道度協中”,指君臣需以法度維持和諧。

二、延伸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作為成語,解釋為“言行得體、有分寸”,但這一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三、例句參考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或學術讨論,可參考《抱樸子》《越絕書》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度

道度是一個漢字詞彙,由“道”和“度”兩個部分組成。

道的部首為“辵”(辶),筆畫數為12。道意為指引、規範,也可以指道路、方法。

度的部首為“廣”,筆畫數為5。度意為尺度、标準,也可以指度量、掌握。

《說文解字》是解釋漢字起源的重要古籍,此書中沒有明确解釋“道度”這一詞彙的來源。

繁體字“道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但至今沒有找到“道度”一詞原始的古時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道度”的例句:

1. 他的言談舉止一直都很有道度

2. 做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有一定的道度和修養。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尺度、标準、方法

近義詞:規範、準則、禮貌

反義詞:隨意、放縱、粗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