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縧繩的意思、縧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縧繩的解釋

絲帶子。 唐 徐凝 《回施先輩見寄新詩》之一:“九幽仙子西山卷,讀了絛繩繫又開。”

縚繩:絲帶子。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方當開茲縹帙,散此縚繩,永對翫於書帷,長循環於纖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縧繩是由"縧"與"繩"組合而成的複合詞。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縧"指用絲線編織成的帶子或裝飾物,常用于衣物配飾,如"絲縧""縧帶";"繩"則指用兩股以上纖維擰成的長條狀物,具有捆綁功能,如"麻繩""繩索"。

在構詞法層面,"縧繩"屬于同義複合詞,二者都指向線性編織物,組合後詞義發生細微變化。古代文獻中可見類似構詞方式,如《水浒傳》第三十二回"腰系绯紅縧繩",此處特指紅色編織腰帶。現代語境下該詞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傳統手工藝領域,指代兼具裝飾性與實用性的編織繩結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可能屬于古語詞或方言詞。若需更準确的語言學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縧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āo shéng,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縧繩原指用絲線編織成的帶子,主要用于系綁或裝飾衣物、書籍等物品。例如:

二、結構與詞源

三、引申與用法

部分資料(如)提到“縧繩”可比喻關系密切的事物,但此用法較為少見,更多文獻仍以“絲帶”為基本義。需注意語境區分。

四、相關組詞

五、總結

“縧繩”本義為絲質帶子,古代多用于衣物、書籍等物品的裝飾或固定,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文學或曆史文獻中仍有體現。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玉台新詠》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嗌喔懊喪八極綳場面蹦套苯基邊沙襞方閉伏常用朝婚蚩獰熾肆充電僢馳牀帷潨洞訂稽放屁喇撒返祖現象鳳臆龍鬐共政慣世詭隨毂騎賀新郎洪筭晃闆講臣檢攝疥疠急公好施寄汲儆鑒迥出攬納連續劇六爻留職論谳秘略陴堞辟陽侯窮晝七槃秋賽饒野日場三等三門神機贳忍水下說長論短樹欲息而風不停昙陽淘換詳察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