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華麗的詩文。 宋 楊萬裡 《過白沙渡得長句呈澹庵先生》詩:“先生半酣染霜兔,金章玉句空萬吉。” 宋 楊萬裡 《謝胡子遠郎中惠蒲大韶墨報以龍涎心字香》詩:“我無鵲返鸞回字,我無金章玉句子。”
“金章玉句”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詩文或文字華美精妙。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金制的印章、玉雕的詞句”,比喻詩文辭藻華麗、結構精巧,常用來贊美文學作品的優美性。例如宋代楊萬裡在《過白沙渡得長句呈澹庵先生》中寫道:“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詩空萬古”,即借以稱頌對方的詩文造詣。
結構與用法
曆史背景與出處
成語最早見于宋代文人楊萬裡的詩作,後逐漸被引用為固定表達。其背景與古代文人追求文字雕琢、講究韻律的創作風氣密切相關。
近義詞與擴展
相近含義的成語包括“錦心繡口”“字字珠玑”,而反義詞如“粗衣粝食”(形容質樸無華)則較少直接對應。
示例:
“他雖不善金章玉句,但文章質樸感人。” ——可結合具體語境靈活運用。
若需進一步探究其文學價值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宋代詩詞集或成語辭典。
《金章玉句》是一個成語,意為優美的詩句或文章。在這個成語中,金章指金色的篆書和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玉句指優美的詩句。
《金章玉句》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和玉(王),分别屬于金屬部和玉石部。其中,金(钅)的筆畫數為8,玉(王)的筆畫數為5。
《金章玉句》成語的出處并沒有明确的來源,它是後來根據金字旁和玉字旁以及其對應的意義組合而成的。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金章玉句」。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金章玉句」的金字部分的寫法為「釒章玉句」,玉字部分的寫法為「王章玉句」。
他的詩歌作品中充滿了《金章玉句》,令人流連忘返。
1. 金篆玉文:指優美的篆刻字體和雕刻在玉石上的文字。
2. 玉石金文:指镌刻在玉石上的金色文字。
3. 金口玉言:形容言辭優美,有權威性質的語言。
1. 金玉良言:指言辭優美、有價值的話語。
2. 金科玉律:指經得起驗證的真理和規定。
3. 金玉之音:形容音樂或言辭優美動聽。
鐵筆鉛華:指文章平庸、沒有藝術性和形式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