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珠經的意思、蕊珠經的詳細解釋
蕊珠經的解釋
道教經籍名。 唐 鮑溶 《寄楊煉師》詩:“道士夜誦《蕊珠經》,白鶴下遶香煙聽。” 元 薩都剌 《酌桂芳庭》詩:“接竹池通丹井水,隔松人誦《蕊珠經》。”
詞語分解
- 蕊的解釋 蕊 ǐ 植物 * 官的一部分:花蕊。雄蕊。雌蕊。 草木叢生。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蕊珠經是中國古代道教典籍中對一類重要經典的稱謂,其核心含義需從“蕊珠”的意象及道教文化背景兩方面解析:
一、詞源釋義
“蕊珠”源于道教仙境“蕊珠宮”,指代天庭中神仙居所。《漢語大詞典》釋“蕊珠”為“道教稱天上宮阙”,其意象融合了“花蕊”(象征仙靈之精)與“珠玉”(象征至高純淨),引申為道教修煉追求的最高境界。
“經”即經典,“蕊珠經”特指與升仙、内丹修煉相關的核心道經,尤指《黃庭經》體系。如《雲笈七籤》載:“黃庭内人服錦衣,紫華飛裙雲氣羅……上清紫霞虛皇前,修真要妙在《黃庭》。” 來源:《雲笈七籤》卷十二
二、道教文化内涵
在道教語境中,“蕊珠經”包含三重含義:
- 修煉法門:特指以《黃庭經》為代表的存思内景、煉養身神的典籍。如《黃庭内景經》所述“上清紫霞虛皇前,詠誦萬遍升三天”,強調誦讀經文可通神飛升。
- 仙境象征:直指“蕊珠宮”這一三清境中的上清境,為元始天尊居所。《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稱:“三十二天,三十二帝……上極無上,大羅玉清;渺渺劫仞,蕊珠之庭。” 來源:《道藏·洞真部》
- 丹道隱喻:“蕊”喻人體丹田精氣,“珠”指金丹,暗含内丹修煉要義。清代丹經《悟真篇正義》解:“蕊珠即金丹異名,經者徑也,示人煉金丹之正路。”
三、文學意象延伸
唐宋詩詞常以“蕊珠經”借喻仙家秘籍或超脫塵俗的境界。如:
- 李商隱《戊辰會靜中出贻同志》:“寶笈承蕊珠,靈台駐玉清。”
- 範成大《白玉樓步虛詞》:“侍者方焚蕊珠秘篆,忽覺雲氣拂衣。”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對“蕊珠”的釋義
- 《道藏·洞真部》所收《上清大洞真經》
- 《雲笈七籤》(中華書局點校本)卷十一至卷十二
- 李豐楙《仙境與遊曆:神仙世界的想象》(中華書局,2010年)第三章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現有資料,“蕊珠經”的解釋可分為兩個維度:
一、道教經典釋義(主流解釋)
指道教的重要典籍,常見于古籍記載:
- 核心定義:道教經籍名稱,可能與道教尊神「蕊珠宮上仙」或修行儀軌相關。
- 文獻佐證:
- 唐代鮑溶《寄楊煉師》提到“道士夜誦《蕊珠經》,白鶴下遶香煙聽”,描繪道士修習此經的場景。
- 元代薩都剌詩中“隔松人誦《蕊珠經》”亦印證其道教屬性。
二、文學引申義(少數用法)
在部分語境中引申為文學作品精華:
- 比喻用法:以花蕊(蕊)與珍珠(珠)象征詩文最精粹部分,如查字典解釋“形容文章或詩詞的精華”。但此用法較罕見,未見于主流古籍。
補充說明
道教典籍中的“蕊珠”常與仙境相關,如“蕊珠宮”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故《蕊珠經》可能包含修仙法門或科儀内容。由于現存文獻記載有限,具體内容尚待考證。如需進一步研究,可查閱《道藏》目錄或唐代道教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贲鼓變蛋陳政次列答辭導德齊禮定霸杜陵翁多田翁讀數二方方外遊分首丐食幹橹桂宮轟趕後顧華精活化湖灘驕陵階溜饑年津津計窮力诎絶亢郡乘儁識居庸淪敦螞蜂嫚語俳賦畔散貧屬青袅請受羣務人色少安無躁升曦市儈侍中數黃道白稅源碩牲束水送末歲仗歎贊托铎外兵猥籍魏強無道歹蝦蟇子嚣華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