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德齊禮”是一個古代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通過道德引導和禮教規範來治理百姓,使其歸服。該成語強調統治者應以德化民、以禮約民,而非單純依靠刑罰。
二、出處與演變
三、語法特征
四、延伸解讀 部分現代釋義(如)将其引申為“領導者以身作則引導他人守禮”,雖未見于古籍,但體現了該成語在當代語境中的適應性擴展。
注:如需查看具體古籍原文或曆史典故,可參考《論語》及《舊唐書》相關篇章。
導德齊禮,是一個由導、德、齊、禮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具有豐富的意義。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四個字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寸
筆畫:5畫
含義:引導、指引、引領
部首:彳、心
筆畫:9畫
含義:道德、品行、美德
部首:齊、田
筆畫:13畫
含義:整齊、一緻、平等
部首:礻、夂
筆畫:5畫
含義:儀式、禮儀、行為規範
《導德齊禮》一詞的來源是《尚書·周經·大禹谟》:“政不可一日廢也,如喪考妣,如入昭廟。可以去皇皇後妣室家,舍百乘之家,必導德齊禮。”其中,“導德齊禮”一詞被用來強調在治理國家時,人們應該通過引導德行和整齊禮儀來達到社會穩定。
在繁體字中,導德齊禮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差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導的古代寫法為“導”,德的古代寫法為“「發」「⺆延」”,齊的古代寫法為“齊”,禮的古代寫法為“禮”。
例句:在領導崗位上,他總是善于導德齊禮,以身作則,給大家樹立了典範。
組詞:導向、道德、齊整、禮儀
近義詞:引導、教育、規範
反義詞:放任、不道德、雜亂、不禮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