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翁的意思、杜陵翁的詳細解釋
杜陵翁的解釋
指 唐 杜甫 。 宋 陳師道 《和魏衍三日》:“君不見 天寶 杜陵翁 , 屈 宋 才堪作近鄰。”
詞語分解
- 杜的解釋 杜 ù 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阻塞(?),堵塞(乮 ):杜絕。杜塞(乮 )。杜門謝客,防微杜漸。 〔杜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
網絡擴展解釋
“杜陵翁”是對唐代詩人杜甫的别稱,具體解釋如下:
1.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指居住在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的老者。
- 特指對象:因杜甫曾自稱“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後人以“杜陵翁”尊稱他。
2.來源背景
- 杜陵地理:杜陵是漢宣帝陵墓所在地,杜甫因祖籍杜陵且在此居住過,故以地名為自稱。
- 文學關聯:杜甫晚年漂泊,詩中常以“杜陵”表達對故土的眷戀,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3.文學引用
宋代詩人陳師道在《和魏衍三日》中寫道:
“君不見天寶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鄰”
意為杜甫(杜陵翁)的才華堪比屈原、宋玉。
4.文化意義
- 尊稱與象征:體現後人對杜甫憂國憂民情懷和詩歌成就的推崇。
- 曆史定位:與“詩聖”“少陵野老”等别稱共同構成杜甫的文化符號。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杜陵翁》一詞是指古代中國文學中的一位詩人,據說他來自杜陵。下面是有關《杜陵翁》的一些相關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杜:木(木頭)+ 士(士兵) = 9 畫
- 陵:阝(土字旁)+ 令(令行禁止) = 11 畫
- 翁:羽(羽毛)+ 矢(箭) = 11 畫
2. 來源:
《杜陵翁》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夕雜懷》中,描述了一位來自杜陵的老人的故事。此後,《杜陵翁》這個詞逐漸沿用至今,用來指代杜牧的詩作。
3. 繁體:
《杜陵翁》的繁體字為「杜陵翁」,沒有太大的變化。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陵」的部首為阜,而「翁」的部首為習。這種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仍可認出。
5. 例句:
- 這首詩寫得真是美妙,真可謂是《杜陵翁》獨具風采。
- 我一直很欣賞《杜陵翁》的詩作,尤其是他的愛國之情。
6. 組詞:
杜牧、杜甫、杜工部、杜鵑、陵墓、陵寝、老翁、孤翁等。
7. 近義詞:
- 杜牧:杜陵翁的原名,常用作同義詞。
- 杜甫:唐代傑出的詩人,與杜牧同屬于杜氏。
8. 反義詞:
- 青年:與老翁形成反義,用來指代年輕人。
希望上述信息對你有所幫助!若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