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or;glory] 由于成就和地位而得到廣為流傳的名譽和尊榮
榮譽感
榮譽軍人
(1).光榮的名譽。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聞榮譽而不歡,遭憂難而不變者,審人也。”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四章:“ 郭祥 手捧勳章,心情激動,臉色嚴肅,沉了半晌才說:‘我十分感激 朝鮮 人民,感激黨給我的榮譽。’”
(2).猶贊譽。 宋 司馬光 《稷下賦》:“﹝ 稷下 士﹞下論 孔墨 ,上述 羲 炎 ,樹同拔異,辨是分非;榮譽樵株,為之蓊葑;訾毀珵美,化為瑕疵。”
(3).榮耀,光榮。 曹亞伯 《武昌起義》:“想我 漢 人,在 漢 唐 時代,若何榮譽!”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榮譽漢語 快速查詢。
榮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róng yù,指由于成就、地位或道德行為而獲得的社會認可與尊榮。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社會評價屬性
指社會或集團對個人/集體履行義務行為的肯定和褒獎,屬于專門性、定性化的積極評價。例如“榮譽軍人”即是對特殊貢獻者的尊稱。
名譽與尊榮的結合
包含“廣為流傳的名譽”和“受尊重的地位”雙重含義,如魏巍《東方》中提到的勳章象征國家層面的認可。
社會性與積極性
集體與個人的統一性
在社會主義語境下,個人榮譽體現集體成就(如運動員為國争光),集體榮譽則為個人發展提供基礎。
道德情感層面
榮譽感是意識到社會肯定後産生的自我認同,如孟子所言“仁則榮”。
曆史與文化差異
不同階級對榮譽的評判标準可能相反,例如勞動在剝削階級與勞動者眼中的地位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法(如葛洪《抱樸子》),可參考文獻來源。
榮譽是一個多義詞,它可以指一個人或團體因為傑出的成就或品德而受到的尊重和崇敬。榮譽也可以指一種非物質的財富,象征着某種特殊地位或威望。
榮字的拆分部首為艹,筆畫數為9
譽字的拆分部首為讠,筆畫數為13
榮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形狀像是一個丁字加上一個立起來的又。
榮譽的繁體字為榮譽。
在古代,榮字的寫法有一種叫作“示資字”的形式,即草書寫法,形狀更為簡化。而譽字則沒有明顯變化。
1. 他因為在學術界的傑出貢獻而獲得了國際榮譽。
2. 參軍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榮譽,他為國家的安全默默付出。
榮耀、光榮、榮幸、榮辱、自豪等。
光榮、尊崇、威望、名譽等。
羞辱、恥辱、卑劣、恥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