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肉鞍的意思、肉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肉鞍的解釋

謂駝峰。其狀如鞍,故稱。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槖駝》:“駝惟奇畜,肉鞍是被。” 元 王逢 《歎病駝》詩:“紫毛無復好容色,肉鞍尚聳雙坡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肉鞍”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古義指駝峰 古代文獻中“肉鞍”多指駱駝背部隆起的駝峰,因形狀類似馬鞍而得名。該用法最早見于晉代郭璞《山海經圖贊》的“駝惟奇畜,肉鞍是被”,元代王逢《歎病駝》詩中也有“肉鞍尚聳雙坡陀”的描述。

二、現代引申為成語 現代詞典中将其定義為成語,比喻人沉迷物質享受、缺乏進取心。其中“肉”象征美食享樂,“鞍”代指安逸狀态,組合後暗喻貪圖舒適不思奮鬥。

使用建議:

  1. 古文閱讀或涉及駱駝描寫時,取“駝峰”本義;
  2. 現代語境批評消極生活态度時,可用其成語含義。需注意兩種含義的權威來源不同,古義多見于文獻注釋,今義則收錄于現代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肉鞍

肉鞍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肉和鞍這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和筆畫

肉的部首是⺼,它表征了與肉有關的意義。肉的總筆畫數是六。

鞍的部首是革,它表征了與皮革有關的意義。鞍的總筆畫數是鞍。

來源

肉鞍作為一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現在《莊子·天下》一書中,用來形容一件事物就像放在肩上的鞍一樣厚重。在古代典籍中,肉鞍通常用來比喻重擔、艱苦的工作或負重任務。

繁體

在繁體中,肉鞍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肉鞍的寫法與今天有所不同。它的形狀更加簡化,筆畫更加潦草,但字義仍相同。

例句

1. 這項任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肉鞍。

2. 她感到肩上壓着沉重的肉鞍。

組詞

肉鞍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鞍前馬後、肉多不怕刀。

近義詞

肉鞍的近義詞有:重擔、艱巨、負重任務。

反義詞

肉鞍的反義詞有:輕松、簡單、無負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