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麻绖的意思、麻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麻绖的解釋

服喪期間系在頭部或腰部的葛麻布帶。《石點頭·盧夢仙江上尋妻》:“隻見将過一個杌兒,放在床前,踏将上去,解下腰間麻絰,吊在床檐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麻绖”是一個漢語詞彙,由“麻”和“绖”兩個部分組成,主要用于描述中國古代喪禮中的服飾制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指未經染色的粗麻布,是古代制作喪服的主要材料。麻布質地粗糙,象征哀痛之情,符合喪禮“重哀輕飾”的傳統觀念。例如《禮記》中記載,喪服需用“斬衰”(最粗的麻布)以示悲痛。

  2. 绖(dié)
    指古代喪服中的麻制腰帶或頭帶,是喪服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绖的佩戴方式和粗細有所不同:

    • 首绖:戴在頭上的麻帶,表示直接親屬(如父母)的喪事。
    • 腰绖:系在腰間的麻帶,用于較疏遠的親屬或外親。

文化背景


使用場景


現代關聯

如今,“麻绖”一詞主要用于曆史研究和傳統文化讨論中。現代喪禮已簡化,但某些地區仍保留佩戴麻制飾物的習俗,作為對古禮的延續。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喪服制度或相關禮儀,可參考《儀禮·喪服》等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麻绖

麻绖,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má dǎo”,意思是用麻線制成的繩索。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糸,絲字旁),表示與絲綢有關,右邊是“刀”(刂,刀字旁),表示切割的工具。它的筆畫數為13畫。

據研究,麻绖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古代,當時人們使用麻線制成的繩索來結實綁繞物品或用于捆綁固定。由于麻繩具有柔軟且堅韌的特性,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和廣泛應用。

在繁體字中,麻绖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仍然是“麻縢”。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麻绖可以寫作“麻蓉”或“麻悼”,但這兩種寫法現已較少使用。

以下是麻绖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用麻绖捆紮住了行李箱,确保了物品的安全。

2. 這根麻繩細而結實,非常適合制作麻绖。

組詞:麻縷(用麻線縫制的細繩)、麻繩(用麻線制成的粗繩)。

近義詞:麻索(用麻線制成的索具)。

反義詞:絲綢(用蠶絲織成的綢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