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納養育。《國語·越語下》:“唯地能包萬物以為一,其事不失,生萬物,容畜禽獸,然後受其名而兼其利。”《隨園詩話》卷二引 清 胡書巢 《途中望二華》詩:“數裡漸逶迤,坡陀相錯互。草木何繁滋,容畜欽美度!”
“容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文獻來源進行綜合解釋:
容畜(拼音:róng chù)指容納養育,多用于描述自然或社會對萬物的包容與滋養。該詞由“容”(容納)和“畜”(蓄養)組合而成,強調包容與培育的雙重含義。
《國語·越語下》
原文提到:“唯地能包萬物以為一,其事不失,生萬物,容畜禽獸,然後受其名而兼其利。”
此處“容畜”指土地對萬物的承載與養育功能。
清代胡書巢《途中望二華》詩
詩句“草木何繁滋,容畜欽美度”中,“容畜”形容自然環境中草木繁茂、包容生長的狀态。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國語》原文或清代詩詞注解。
《容畜》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指某個人或事物能夠包容、容納其他人或事物。
《容畜》的拆分部首是“忄”和“虍”,分别代表心部和虍部。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容畜》的字源可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寶”字,原本意為“珍寶”,後來引申為容器之意。根據傳統繁體字的寫法,它的繁體字是「容畜」。
在古代,漢字《容畜》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然而,由于篇幅限制,無法詳細列出其所有古代寫法。
1. 他心胸廣闊,能夠容畜不同意見。
2. 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深厚,容畜了多種不同的民族風俗。
容器、容納、容量
包容、容納、寬容
排斥、限制、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