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強項”。頸項僵直,不能隨意轉動。彊,通“ 僵 ”。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其時九月,天已寒,四方全師,未頒冬衣服,聚之受詔,或伍或離,垂手強項,往往誶語。”
“彊項”是“強項”的異體寫法,其含義在古籍中主要有兩類解釋,現代語境下也有引申用法:
剛正不屈的品格(核心義項)
頸項僵直(通假義)
當代語境中可指具有競争力的優勢領域,如“數學是他的強項”。此用法屬于語義擴展,區别于傳統含義()。
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在曆史文獻中多指向品格剛直,現代日常對話則偏向特長優勢,而“僵直”義現已罕用。
《強項》是一個意義豐富的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事物或團體在某一方面的特長、優勢或專長。在漢字中,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弓和項。
弓是一個表示弓箭的物體,代表武器和力量;項則表示脖子或頸部的部位。筆畫方面,弓由3筆組成,項由9筆組成。
《強項》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千字文》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強項」。
在古代漢字中,「強」字的寫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彊」和「強」兩種形式。而「項」字的古代寫法為「椠」,表示一種衡量長度的工具。
1. 他在數學方面是一個強項,經常獲得數學競賽的冠軍。
2. 這個公司的強項是市場營銷,他們善于說服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産品。
3. 她的外語能力是她的強項,能夠流利地說多種外語。
組詞:強項包括強化、強者等。
近義詞:優勢、特長、才能。
反義詞:弱項、短處、不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