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dd]∶謂整數以外零馀之數
(2) [lone]∶孤單;孤獨
畸零人
(1).謂整數以外零馀之數。 唐 元稹 《論當州朝邑等三縣代納夏陽韓城兩縣率錢狀》:“人戶輸納,元無畸零,蹙數所成,盡是姦吏欺沒。”《宋史·高宗紀五》:“以諸路稅賦畸零,增收錢專充上供。”《明史·食貨志一》:“鰥寡孤獨不任役者,附十甲後為畸零。”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監禁》:“不足五名之數,名曰畸零。”
(2).孤特;孤單。 清 恽敬 《讀<貨殖列傳>》:“其旁出者,為刺客,為滑稽,為日者,為龜策,皆畸零之人。”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三:“他成了一個踽踽獨行,形單影隻,自言自語,孤苦伶仃的畸零人。”
(3).指土地零散、不規則,不能劃成井田者。泛指小塊零星土地。《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丈人拿着本子《九章算法》,問他幾塊怎樣畸零的田湊起來應合多少畝。” 清 龔自珍 《論私》:“地有畸零華離,為附庸閒田,地有私也;日月不照人床闥之内,日月有私也。”
“畸零”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畸零》是一個包含負向意味的漢字詞,指的是破碎、殘缺、不完整、不協調等特征或狀态。
《畸零》這個詞的部首是“田”,總共包含7個筆畫。
《畸零》這個詞的來源不确定,可能是由“畸”和“零”這兩個字組成。其中,“畸”表示不正常、奇怪的意思,而“零”則表示沒有、無的意思。因此,《畸零》這個詞是形容某物或某種狀态不正常、不完整、乖張的意思。
《畸零》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畸零」。
在古代,對于《畸零》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的寫法可能需要參考古代文獻或書籍。
1. 這個社區的建築風格各異,很畸零。
2. 這些碎片都是畸零的,無法拼接成完整的物品。
3. 那個藝術家的作品總是散發着一種畸零的美。
1. 畸零不偶
2. 畸零不全
3. 畸零不齊
4. 畸零狀态
1. 不完整
2. 破碎
3. 殘缺
4. 不協調
1. 完整
2. 完美
3. 和諧
4. 全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