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名利祿。《呂氏春秋·用民》:“為民紀綱者何也?欲也,惡也。何欲何惡?欲榮利,惡辱害。”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宋 範仲淹 《訪陝郊魏疎處士》詩:“下瞰紅塵路,榮利無窮已。”
“榮利”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榮利”指功名利祿,即同時包含榮譽(社會地位、聲望)和物質利益(財富、好處)的雙重追求。例如晉代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不慕榮利”,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在當代語境中,“榮利”較少單獨使用,更多出現在古文引用或姓名中。例如企業名“榮利達線業公司”,或人名寄托對成功與財富的期望。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呂氏春秋》《五柳先生傳》等原文。
《榮利》是一個表示榮譽和利益的詞語。它是由“榮”和“利”兩個字組成的,意思是兼具榮耀和利益的含義。
《榮利》的“榮”字的部首是艹(草字頭),它由8畫組成。而“利”字的部首是刂(刀劍),它由7畫組成。
《榮利》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榮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榮」字的寫法是「葵容榮揚」,而「利」字的寫法是「離梨何莉厲吏粝麗勵砺」。
1. 他勇敢無畏地保衛家園,為了保護榮利而奮鬥。
2. 許多人參與這個項目是為了個人的榮利。
1. 榮譽
2. 利益
3. 榮幸
4. 享利
5. 利用
1. 光榮
2. 利所
3. 賺取
4. 盈利
5. 利潤
1. 恥辱
2. 損失
3. 負擔
4. 虧損
5. 負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