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全部擒獲或肅清。 清 唐甄 《潛書·兩權》:“天下多群盜,衽扱囊括,可次取也。”
衽扱囊括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rèn xī náng kuò,其核心含義為比喻全部擒獲或肅清。以下是詳細解析:
該成語出自清代唐甄的《潛書·兩權》:“天下多群盜,衽扱囊括,可次取也。”,原指對盜賊的徹底清剿,後引申為對複雜問題的全面解決或整體掌控。例如在軍事、管理等領域,可形容策略的周密性。
需注意該成語屬中性色彩,多用于書面語境,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其近義詞包括“一網打盡”“包羅萬象”,但側重點更偏向“徹底性”而非“包容性”。
《衽扱囊括》是一個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情況完全囊括、包含、包羅萬象的成語。
《衽扱囊括》的拆分部首是“衤”(衣字旁)和“手”(手字旁),拆分出來的筆畫分别是5畫和4畫。
《衽扱囊括》是出自《左傳·僖公十九年》的原文:“官衽而拱。” 唐代朱熹在他的《集傳》中解釋道:“扱謂悉也,取大衣之扱相挾悉也,拱衣小括也。” 後來,人們将《衽扱囊括》簡化成這樣一個詞組,來表示事物的完全囊括的意思。
《衽扱囊括》的繁體字形為:「衽扱囊括」。
在古時候,「衽扱囊括」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還是保持了現在的形狀。
這本百科全書真是《衽扱囊括》,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知識。
衽衷、衽席、衽袖、衽袢、衽谏
包羅萬象、囊括萬象、包含一切
局限、狹隘、片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