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簿最的意思、簿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簿最的解釋

財物出納的總賬冊。《南史·張邵傳》:“旦日帝求諸簿最,應時即至,怪問其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簿最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專業的複合詞,由“簿”與“最”二字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簿”指登記事項的冊籍或文書,如《史記·張釋之傳》中“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即為此意;“最”在古漢語中表示總計、彙總,如《周禮·天官·小宰》鄭玄注“最,謂計要”。二者合稱“簿最”,特指古代官府記載財物、戶籍等事項的彙總文書,屬于行政檔案範疇,例如宋代曾鞏《救災議》記載“得粟百萬餘斛,貸民為種糧,簿最明具”,即指通過規範登記簿冊實現赈災物資的統籌管理。

該詞的語義演變體現了中國古代行政文書的制度特征,具有曆史語言學價值。相關研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9冊第321頁“簿”字條,以及《辭源》(第三版)第1298頁“最”字條的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簿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財物管理的總賬冊。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簿最”指財物出納的總賬冊,是古代記錄財務收支的核心文件,相當于現代的彙總會計賬簿。

2.詞義分解

3.曆史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南史·張邵傳》:“旦日帝求諸簿最,應時即至,怪問其速。”此例中,皇帝要求查閱簿最,張邵迅速呈遞,側面反映其作為核心財務檔案的重要性。

4.功能與意義

簿最不僅是記錄工具,更是古代經濟管理的依據。通過總賬可核查收支、防止舞弊,如《新唐書·李石傳》提到“簿最不得措其姦”,強調其規範作用。

5.現代關聯

“簿”字至今保留在“賬簿”“登記簿”等詞中,而“簿最”作為曆史詞彙,常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簿”字的演變或古代財務制度,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哎也巴頭探腦便安簸弄裁襟殘廢蒼華草緑刬剔持生調猱釀旦丁則第三産業多寶塔碑方裔凡流風輕雲淨粉末付治果核害羣之馬珩磨歡迸亂跳郊贈肌腠經程金雞石積慶跼踧劇裝科卡富埃國家公園考實客道萊婦老眼光連昏達曙連陣綠洲麥布慢心秘而不言徘翔叛逆掊攟瑲瑲淺易親衞秋後算帳榷馬擾懼塞氛牲酒事不過三受之有愧天墟透雕銜辭芗合歇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