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t oneself in somebody else's position; be considerate;be considerate to judge others as we should if we were in their places] 假使自己處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指替别人的處境着想
設想自己處在另一人的地位或環境中。 明 海瑞 《督撫條例》:“賂人吏書,設身處地,於心何若?”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言者,心之聲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夢往神遊,何謂設身處地?”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創作者觸景生情,評論家設身處地,才能相得益彰。”
“設身處地”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站在他人的立場或角度去思考問題,體會對方的感受和處境。具體解釋如下:
這一成語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對“理解他人”的重視,是人際交往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思維工具。
《設身處地》是一個成語,意為換位思考或從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其拆分部首為扌(手)和立(站),具體的筆畫形式為扌(手)立(立),總共5個筆畫。這個成語源于古代,使用的是繁體字“設身處地”。
在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使用的是繁體字“設身處地”,部首和筆畫與現代寫法相同。而在現代簡化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變為了“設身處地”,保留了原意但簡化了字形。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來更好地理解《設身處地》的意思:
1. 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都應該設身處地地為别人着想。
2. 他設身處地地想象了一下,才明白了她的立場。
組成《設身處地》的字可以參考以下組詞:
1. 設想:考慮或構思某種可能性。
2. 身份:個人的身份或地位。
3. 處事:處理事務。
近義詞可以包括:
體諒、替身、代表、互換立場。
反義詞可以包括:
自私、片面、固執、堅持己見。
總而言之,《設身處地》是一種換位思考的方式,通過站在對方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和同情對方的立場和情感。這種思維方法有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