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珍藏的寶物。《海内十洲記·昆侖》:“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内向。天尊下降,并傳授寶祕。臣 朔 區區,亦何嫌惜,而不上所有哉!” 唐 李峤 《為百寮賀日抱戴慶雲見表》:“遷寶祕於東序,視衣纓於北闕。”
(2).珍藏。《隋書·經籍志四》:“然以 天尊 經歷年載,始一開劫,受法之人,得而寶祕,亦有年限,方始傳授。”《新唐書·叛臣傳·高骈》:“ 勝 獻銅匕首, 用之 曰:‘此 北帝 所佩也,得之者兵不敢犯。’ 駢 寶祕之。”《雲笈七籤》卷九:“傳 太極真人 、 清虛真人 、南嶽 赤松子 、 劉子先 等,寶祕尤嚴,得者勿洩。”
“寶秘”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名詞含義:指珍藏的寶物或珍貴的秘密。
動詞含義:表示珍藏的行為。
需注意“寶秘”與成語“寶貴的秘密”的差異:前者是獨立詞語,側重實物或行為的珍藏;後者更強調抽象秘密的價值。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引證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權威字典(如漢典)進一步查閱。
寶秘(bǎo mì)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同時也是一個意義豐富的詞彙。它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開來可以看出部首和筆畫的結構。
寶字的部首是宀,表示房屋的意思;秘字的部首是禾,表示莊稼的意思。寶字的筆畫為8畫,而秘字的筆畫為10畫。
寶秘這個詞最早出現于古代文獻中,寶指的是珍貴、寶貴的物品,秘指的是秘密、隱秘的事物。寶秘可以理解為寶貴的秘密或者珍貴的機密。
寶秘的繁體字為寶秘。
據史書記載,寶字最早的寫法為玉和抱的組合。秘字則最早的寫法為禾與巳的組合,形狀類似于莊稼上覆蓋着一個小巳的樣子。
1. 這隻是寶秘之間的交流,外界無法窺探。
2. 小明對這個寶秘充滿了好奇。
寶貝、寶物、秘密、秘籍、秘笈等。
寶藏、寶貴、珍貴、機密等。
公開、明顯、顯而易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