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ead on eggs] 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隨時都會發生危險,做事極為小心謹慎
忠恪祗順,如履薄冰。——三國魏· 曹操《請爵荀彧表》
比喻戒懼敬慎的心理。《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毛 傳:“恐陷也。” 漢 蔡邕 《西鼎銘》:“于時侍從陛階,與聞公之昌言者,莫不惕厲,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如同走在薄冰上”,比喻身處危險境況或承擔重大責任時需極度謹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嚴重後果。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以“深淵”與“薄冰”雙重意象強化危機感。
從語義結構看,“履”指“行走”,“薄冰”象征脆弱且不穩定的支撐面,組合後形成動态的危險場景。《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形容做事極為小心謹慎,惟恐有失”,強調行為主體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狀态與行動準則。例如在《漢語大詞典》中,該詞被歸類為“比喻性成語”,突出其通過自然現象隱喻人類處境的表達方式。
從語用角度看,此成語常用于描述兩類場景:一是客觀環境的高風險性,如《後漢書·窦融傳》中“權重如履冰”;二是主觀态度的審慎性,如魯迅《南腔北調集》中“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變成極樂世界……也難免要如履薄冰”。現代漢語研究中,學者指出其適用語境已擴展至商業決策、科技倫理等新興領域。
“如履薄冰”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行事極為謹慎、心存戒心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例句,可參考《詩經》原文或權威詞典。
八景包胥奔勞奔峭辯贍表餌不貳過巢繇充粹傳飱詞犯蔥蒙奠飨調救締綸端肅杜權二麗發財緻富服從孤績漢武泉宏圖大志黃頭小兒慧心火燎簡實翦翕交歡嘉羨徑然警守進禦雞占客歲恐防跨坊冷鼻凹樂女煤油蜜裡調油迷蹤拳農忙棄捐青篷窮且益堅入網申谕申祝梳篦四個現代化送欵歲殖檀炷同盤馱道亡陽威命污窪鄉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