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曲諾 ”。
“曲洛”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與彜族曆史文化相關,以下是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曲洛”是“曲諾”的異寫形式,源自彜語,原意為“清白人”。在解放前涼山等地的彜族奴隸制度中,指被統治者中的最高等級。
社會地位與特征
現代演變
隨着20世紀50年代涼山地區的民主改革,這一等級制度被廢除,“曲諾/曲洛”成為曆史概念。
部分網頁提到“曲洛”可能指元曲中的韻文形式(如),但此用法在權威資料中未見明确關聯,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探讨彜族社會結構或語言學細節,可參考民族學相關文獻。
《曲洛》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曲折。表示形狀或路徑彎曲、不直的意思。
《曲洛》的部首為曰,是五筆輸入法的第1136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拆解《曲洛》這個詞語可得到“曲”和“洛”兩個字。《曲》字的意思是彎曲、不直,具有形狀或路徑的曲線性質,而《洛》字指的是古代河川名字,現多用于給予人名。
《曲洛》的繁體字為「曲洛」,沒有改變字形結構和意思。
在古代,曲洛這個詞可能會有不同的書寫形式。其中一種寫法為「欋洛」,這種寫法屬于古代書法風格,與現代常用形式有所不同。
1. 路途曲洛,我們一行人走了好久才到達目的地。
2. 他的思維非常曲洛,總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
以《曲洛》為詞根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
1. 曲線:指彎曲的線條。
2. 曲折:指線路彎曲、反複無常。
與《曲洛》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扭曲:表示變形成彎曲的形狀。
2. 彎曲:指形狀或路徑不直,呈現弧線狀。
與《曲洛》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筆直:表示形狀或路徑呈直線狀,沒有彎曲。
2. 直線:指沒有彎曲的線段或路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