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局計劃。 清 龔自珍 《詠史》詩:“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遊。”
“全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全算”指全局計劃或全面考慮,強調對整體情況的周密謀劃。例如清代龔自珍《詠史》中“牢盆狎客操全算”一句,描述的是掌控全局策略的情景。
該詞最早見于古典文獻,如龔自珍的詩句,多用于描述對政治、軍事等重大事務的統籌規劃,帶有較強的書面語色彩。
在現代語境中,“全算”可作形容詞,形容考慮問題細緻周全的狀态。例如:“他做事全算,連突發情況都制定了預案”(此用法多見于口語化表達)。
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特定語境或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古典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全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全部算計”或“完全計算”。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全”和“算”。
《全算》的拆分部首是“亻”和“言”。其中,“亻”是人的部首,“言”是語言的部首。
它的總筆畫數是14,其中“亻”部的筆畫數為2,而“言”部的筆畫數為7。
《全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為“全算”,在繁體字中,“全”和“算”的形狀稍有不同。
在古代漢語中,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今天略有不同。然而,有關《全算》一詞在古代漢字寫法方面的具體細節資料尚未得到确認。
1. 他不僅把每天的開支全算了,還算出了每月的平均花銷。
2. 這個問題很複雜,需要全算清楚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全算》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
1. 全面算計。
2. 心算。
3. 算盤。
近義詞:
1. 計算
2. 算賬
3. 動腦筋
反義詞:
1. 不計較
2. 不算數
3. 隨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