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旦日的意思、旦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旦日的解釋

(1) [tomorrow]∶第二天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2) [day]∶白天

詳細解釋

(1).太陽初出時;天亮時。《左傳·昭公五年》:“日上其中,食日為二,旦日為三。” 楊伯峻 注:“旦日者,日初出也。”《史記·陳涉世家》:“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 陳勝 。”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八:“ 太祖 聞 葉赫 兵來,時已夜半。恐我軍昏夜出,緻驚國人,傳語諸将,旦日啟行,遂就寝甚酣。”

(2).明天,第二天。《穀梁傳·宣公八年》:“繹者,祭之旦日之享賓也。” 範甯 注:“旦日,猶明日也。”《漢書·高帝紀上》:“於是饗士,旦日合戰。” 顔師古 注:“旦日,明日也。”

(3).特指農曆初一日。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正月旦日,世俗皆飲屠蘇酒。”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一:“欲知每歲逐月旦日,是何甲子,但取九年前次月望日,即是後九年前一月旦日,毫髮無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旦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含義,結合不同文獻用例可具體理解:

  1. 第二天/明日
    最常見的用法指“第二天”或“明天”。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旦日飨士卒,為擊破沛公軍”,以及《戰國策·齊策一》“旦日,客從外來”,均表示次日。此義項在多個權威網頁中被反複提及(如、2、4、5)。

  2. 天亮時/太陽初出時
    指日出時分或白天。如《左傳·昭公五年》提到“旦日為三”,楊伯峻注“日初出也”。和也強調此義項,并引《陳涉世家》中“旦日,卒中往往語”為例。

  3. 特指農曆初一日
    在特定語境下指農曆每月初一。例如宋代趙彥衛《雲麓漫鈔》記載“正月旦日,世俗皆飲屠蘇酒”,和均提到這一用法。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史記》《左傳》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旦日(dàn rì)這個詞是指天亮的時候,即一天的開始。下面将按照你的要求,給出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旦:日 (rì)、一 (yī) - 日:冂 (jiōng)、口 (kǒu)、夂 (zhǐ) 來源: “旦日”一詞最初出現于《詩經》中的《天作》篇。在古代漢語中,用“旦”來表示“天亮”或“一天開始”的概念。 繁體: 繁體字“旦日”與簡化字相同,沒有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旦的形狀類似太陽剛出現時的光輝,日則表示太陽。因此,“旦”字的寫法常常是比較簡化的。 例句: - 旦日初露,鳥兒歡鳴。 - 我每天早上旦日起床。 組詞: - 旦夕 (dàn xī):表示時間非常短暫的概念,形容事情馬上就要發生。 - 旦角 (dàn jué):指戲曲中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員。 - 旦旦 (dàn dàn):形容言辭懇切或态度鄭重。 - 旦暮 (dàn mù):表示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用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近義詞: - 天明 (tiān míng):表示夜晚的黑暗過去,天開始亮起來。 - 曙光 (shǔ guāng):指日出時天邊的微光,也用來形容新的開始。 - 清晨 (qīng chén):指一天剛開始時的時間段。 反義詞: - 黃昏 (huáng hūn):表示太陽落山的時候,一天接近結束。 - 夜晚 (yè wǎn):表示天黑時,人們一般開始休息。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