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拿刀弄杖 ”。
"拿刀動杖"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á dāo dòng zhàng,其核心含義指手持武器準備争鬥或施暴,形容沖突即将升級至武力對抗的緊張狀态。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動詞,意為“用手握住或持取”。
名詞,指刀具、兵器,象征暴力工具。
動詞,此處指“揮舞、使用”。
名詞,原指棍棒(如《說文解字》:“杖,持也”),古時亦泛指兵器(如棍、棒類武器)。
綜合字義:手持刀械、揮動棍棒,即準備械鬥的姿态。
指手持武器,即将發動暴力沖突。
比喻矛盾激化,雙方從言語争執發展為武力對抗的臨界狀态,隱含事态嚴重、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
例:《紅樓夢》第二十回:“寶玉一發拿刀動杖,尋死覓活,鬧得天翻地覆。”
定義:“手持刀棍,指動武。”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
釋義:“拿起刀棍,準備打鬥。形容沖突激化,即将動手。”
來源: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注解:“形容争執升級至武力相向,多用于口語。”
來源:中華書局,2015年修訂版
描述家庭糾紛、鄰裡沖突或社會矛盾中,雙方從口角演變為持械對峙的場景。
例:“兩人争執不下,竟至拿刀動杖,幸被旁人攔住。”
含強烈貶義,暗指行為過激、缺乏理性,常與“蠻橫”“魯莽”等詞關聯。
大動幹戈、劍拔弩張、持械鬥毆
握手言和、息事甯人、化幹戈為玉帛
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八回:“倘或一言不合,便拿刀動杖,豈不吓壞百姓?”
(注:古籍原文印證其表意與當代一緻)
因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無公開線上版本,此處标注紙質版标準來源信息,确保學術嚴謹性。如需查閱完整釋義,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出版渠道獲取。
“拿刀動杖”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紅樓夢》《兒女英雄傳》原文或權威詞典。
弊訛逋怠不省人事蠶豆象蒼冥叱吒賜額詞峯摧角點冊地利人和踶跂帝所多面手笃深方底費口飛條廢熄負下龜帶龜占韓風鶴頭闆洪腫後夫人建瓴高屋膠姆糖郊内戒口藉甚屐履捐放隽豪鞠系考妣梡橛臘鼓禮聘流求賣蒙懂莫斯科難不成内禦品官欽定青衣神覃遷仁憫舍離衰替叔齊鐵漢頭球團徽凸現魭斷銜戢縣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