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制重量單位,今省譯作“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民國各團體之組織》:“本公債總額銀二千萬元,每元合純金百分之七十五格蘭姆。”亦省作“ 格蘭 ”。 魯迅 《集外集·說鈤》:“此三年間所取純與不純者,合計僅五百格蘭耳。”
“格蘭姆”是公制重量單位“克”的舊譯名,現多簡化為“克”。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格蘭姆(gé lán mǔ)是法語“gramme”的音譯,對應國際單位制中的質量單位“克”(符號g)。1克等于千分之一千克,常用于小質量物體的計量。
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該詞在近代中國文獻中出現,例如:
現代使用情況
當前“克”已成為标準譯法,“格蘭姆”僅見于曆史文本或特定語境,如描述舊制單位時。部分例句還涉及國際事件中的非标準用法(如美軍基地名稱),但與單位含義無關。
該詞是“克”的舊稱,現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領域,日常交流及科學場景中已統一使用“克”。
《格蘭姆》(ge lan mu)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grandmother”或者“祖母”,用來指代母親的母親。
拆分後的部首:十口纟女
《格》筆畫數:10畫
《蘭》筆畫數:5畫
《姆》筆畫數:8畫
《格蘭姆》這個詞的來源是漢語拼音的音譯,起初是從外語中引進的。
在繁體字中,格蘭姆可以寫作「顧蘭母」。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格蘭姆可寫作「固藍父」。
我非常喜歡和我的格蘭姆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
我有一個非常疼愛我的格蘭姆。
組詞:曾格蘭姆、外祖母、奶奶
近義詞:祖母、奶奶
反義詞:父親、爸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