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手啟足”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qǐ shǒu qǐ zú,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該詞源自《論語·泰伯》中曾子的事迹:曾子病重時召集弟子,讓他們查看自己的手腳是否完好,以此表明自己一生謹守孝道,身體未受毀傷()。朱熹在《論語集注》中進一步解釋,曾子此舉是為了體現“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孝道思想()。
儒家思想強調孝道,認為保護身體是孝的重要表現。因此,“啟手啟足”不僅是對身體的珍視,更象征道德修養的圓滿()。
多用于書面或曆史語境,強調對生命完整性的尊重,或形容人安詳離世的狀态。例如:“他一生行善,終得啟手啟足。”
這一成語融合了儒家倫理與生命觀,通過曾子的典故,傳遞了珍視生命、追求善終的文化價值觀。
《啟手啟足》是一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以下是關于該成語的詳細解釋:
部首和筆畫:
“啟”字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7;“手”字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4;“足”字的部首是“足”,筆畫數為7。
義項:
1. 啟:開啟,開始。
2. 手:手,手指。
3. 足:腳,腳趾。
來源:
《啟手啟足》這個成語出自《周禮·春官宗伯·考工記》一書,原指官員通過啟手啟足的儀式開始他們的工作。
繁體字:
《啟手啟足》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啟手啟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沒有固定的規則,因此《啟手啟足》成語的字形可以因書法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例句:
1. 他在開會前,經過了一番思考,終于「啟手啟足」,開始了自己的演講。
2. 在中國傳統婚禮上,新人需要進行「啟手啟足」的儀式,寓意為開始新生活。
組詞:
啟程、手腳、足迹、足智多謀
近義詞:
開啟、開始、啟動
反義詞:
結束、終止、停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