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梗的意思、枯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梗的解釋

枯萎的梗莖。 宋 梅堯臣 《依韻吳沖卿秘閣觀逸少墨迹》:“文成終愧君,鉛刀值枯梗。” 明 陸采 《明珠記·宮怨》:“恨浮塵偏掩日光晶,想春風何日吹枯梗。囚鸞檻鳳,人意怎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枯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枯梗(拼音:kū gěng)指枯萎的梗莖,多用于描述植物失去水分後的莖幹部分。


二、字義分解

  1. 枯:
    • 含義:植物因缺水而幹萎,如“枯草”“枯槁”;也可指井、河流幹涸,如“枯井”。
  2. 梗:
    • 含義:植物的莖或枝,如“花梗”“菜梗”。

三、文學引用與例句

  1. 宋代梅堯臣在《依韻吳沖卿秘閣觀逸少墨迹》中寫道:“文成終愧君,鉛刀值枯梗。”比喻文辭雖成,卻如鈍刀割枯莖,缺乏生命力。
  2. 明代陸采的《明珠記·宮怨》中:“想春風何日吹枯梗”,以枯梗暗喻困境中的期待。

四、近義詞與用法


五、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學背景,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梗的意思

枯梗是指植物莖幹或達到定期更替的階段後的殘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梗的拆分部首為木,筆畫為10畫。

來源

《枯梗》一詞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可追溯到《漢書·藝文志》。該詞用來形容植物年枝長大老化後所剩無幾的狀态。

繁體

繁體字“枯梗”的寫法為「枯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枯梗」這個詞采用了不同的漢字寫法。例如,唐代有時将其寫作「枯骼」。

例句

1. 春風吹過,枯梗上的花瓣飄落一地。

2. 這顆樹上的枯梗似乎在訴說着歲月的沉澱。

組詞

枯萎、梗塞、梗阻、新梗、腿梗、枯燥、皮枯、枯味、短梗等。

近義詞

幹枝、殘枝、死梗、幹梗、朽枝等。

反義詞

鮮梗、新梢、嫩枝、茁壯、欣欣向榮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