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往诰的意思、往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往诰的解釋

往昔的文告。《意林》卷二引《慎子》:“《書》,往誥也;《春秋》,往事也。” 南朝 陳後主 《勸農诏》:“躬推為勸,義顯前經,力農見賞,事昭往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往诰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義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解釋

"往诰"由"往"與"诰"構成。"往"本義為"去、到",引申為"過去的、先前的";"诰"指古代帝王對臣民的訓誡文告,如《尚書》中的《大诰》《康诰》等篇章。二字組合後,"往诰"特指古代帝王頒布的具有規範效力的曆史诏令,或指代前代遺留的典章訓诂。如《文心雕龍·诏策》雲:"诰命動民,若天下之有風矣",可見其教化功能。

二、語源分析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孔穎達疏解為"往世诰命",表明其承載着先王政治智慧。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往诰"包含雙重屬性:時間維度上指代曆史文獻,功能維度上強調訓導效力。

三、用法特征

  1. 作名詞時多指代前代典章,如《後漢書·班固傳》"憲章往诰";
  2. 作動詞時表"遵循古訓"之意,見于《宋書·禮志》"往诰雖存,未遑刊正";
  3. 常見于史書典籍,具有鮮明的文言特征。

四、文化内涵

該詞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先王"的政治傳統,如《禮記·中庸》"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治國理念。據《十三經注疏》考釋,漢代經學家常引"往诰"作為解經依據,成為儒家經典闡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往诰”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往诰(拼音:wǎng gào)指往昔的文告,即古代統治者或官方發布的具有訓誡、勸勉性質的文書。該詞由“往”(過去)和“诰”(古代官方文告)組成,強調對曆史文獻的指代。


二、古籍出處與例證

  1. 《慎子》引用
    據《意林》卷二引《慎子》記載:“《書》,往誥也;《春秋》,往事也。”此處将《尚書》中的文告統稱為“往诰”,體現其曆史性。

  2. 南朝陳後主《勸農诏》
    文中提到“力農見賞,事昭往誥”,意為鼓勵農耕的政策可參考曆史文告中的典範,說明“往诰”在治國中的實際應用。


三、字義拆解


四、總結

“往诰”主要用于文獻研究或曆史語境中,指代具有權威性的古代文書,常見于對曆史政策、治國理念的引用與分析。其核心意義在于連接過去與當下,通過曆史文告提供治理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柸治犇忙猜克冁爾超陟成勳怠業德碑典辭點滴吊線飜流水蕃育附學生員甘得高冏狗屎堆鬼師鬼屋聒帳還私漢貂洪厓化化牋荒夷昏晚楗石嘉言善狀經期近郡鞠翟卡鉗啃氣誇奇來蘇老衍楞頭蔥利齒兒李家六戚龍須友茅廠妙楷台明辨木碗怒華偏橋千刀萬剮輕下牷雅熱飲樹汁嘶戰搜輯宿泊太姥山天保九如頭疼腦熱威怒仙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