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假館的意思、假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假館的解釋

(1).借用館舍。《孟子·告子下》:“ 交 ( 曹交 )得見於 鄒君 ,可以假館,願留而受業於門。” 趙岐 注:“假館舍,備門徒也。”

(2).引申指作客旅居。 宋 張耒 《别梅》詩:“三年假館主人屋,忽忽屢見新梅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劉鳳诰》:“公性豪宕,少假館 蔣司馬 元益 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假館”是漢語古典文獻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借住館舍”,具體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假”在《漢語大詞典》中明确标注“借”的義項(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說文解字》釋為“非真也”,此處引申為臨時借用。“館”指接待賓客的房舍,《周禮·地官》鄭玄注稱“館,客舍也”,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

二、典籍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孟子·離婁下》:“孟子去齊,宿于晝,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幾而卧。客不悅曰:‘弟子齊宿而後敢言,夫子卧而不聽,請勿複敢見矣。’曰:‘坐!我明語子。昔者魯缪公無人乎子思之側,則不能安子思;洩柳、申詳,無人乎缪公之側,則不能安其身。子為長者慮,而不及子思;子絕長者乎?長者絕子乎?’”趙岐注雲:“假館而後見王”,朱熹《孟子集注》解作“托館人以通王意”,皆指借助館舍作為溝通媒介。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常用詞彙範疇,僅見于古籍研究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收錄此詞,但《辭源》(第三版)仍保留詞條,标注為古代賓禮制度中的特殊寄居形式。

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3.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4. 鄭玄《周禮注》

網絡擴展解釋

“假館”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如下:

一、古籍中的本義與引申義(來源于網頁、網頁、網頁)

  1. 基本含義
    “假館”原指借用館舍,即暫時使用他人的住所或場所。此義源自《孟子·告子下》中的典故:曹交請求鄒國國君允許借用館舍,以便拜師求學(“交得見于鄒君,可以假館,願留而受業于門”)。趙岐注中亦提到“假館舍,備門徒也”,強調為求學而暫借場所。

  2. 引申含義
    後擴展為作客旅居,表示短暫寄居他處。例如:

    • 宋代張耒《别梅》詩:“三年假館主人屋,忽忽屢見新梅花”;
    • 清代昭槤《嘯亭續錄》提到劉鳳诰“少假館蔣司馬元益宅”,均指旅居經曆。

二、現代語境下的延伸解讀(來源于網頁)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釋義為“虛假的場所或人物”,用于形容掩蓋真相、僞裝身份的行為。例如:“這家公司表面是培訓機構,實為假館,專門騙取學員費用。”
但需注意,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依據,可能是現代對“假館”的引申或誤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孟子》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半道並行不悖測識禅榻谶符赤寰沖天鶴叢緻單峯駝單露倒戢幹戈二包風向袋咯當工部局惶栗鋘鍫會試簡勘角绮今分錦幔沮逆開利除害開容狼羊同飼琉璃廠黎邑馬鬣墳冒充馬衣面折名垂萬古迷卻片甲不存峭寒豈必氣粗七萃親攬取履上春山阙慎察厮說索處俗體字桃花箋紙聽聲停職土竈外郭挽僮五布五典三墳兀兀陶陶想象力小平錢洗垢索瘢嘻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