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奉觞慶賀。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秦·苻堅》:“受爵明君之朝,慶觴父母之室,不亦美乎!”
“慶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慶”(慶祝)和“觞”(古代酒杯)組成,字面指在慶祝場合舉杯敬酒。常用于描述古代宴會中主人向賓客敬酒以表達祝福的禮儀。
二、詳細解釋
三、用法與延伸
四、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傳統慶賀場景,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成語,可參考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來源。
慶觞是指慶祝、慶賀的意思。慶指喜慶、歡慶,觞指酒杯,兩者結合在一起,表示通過舉杯喝酒慶祝特殊場合或重要事件。
慶的部首為廣(一丨⺆),觞的部首為言(言),慶拆分後為廣一川,筆畫數為5;觞拆分後為言木廾,筆畫數為12。
慶觞一詞最早見于《世說新語·文學》一文,“廣招 觸 觞 ,以示歡慶”。這裡的“廣招 觸 觞”意指舉杯邀客共飲,以慶賀喜事或慶祝活動。後來,這種表達方式逐漸成為一種固定搭配,進一步演化成慶觞一詞。現在,慶觞已不再僅指舉杯喝酒,更廣泛地指慶祝或慶賀的活動。
慶觞的繁體字為慶觴。
在古時候,慶觞的寫法有所變化。慶的古字形為“廾丶一”,觞的古字形則為“言月中"+“幾”。“廾丶一”表示通過多人共享一碗酒的場景,而“言月中"+“幾”則表示酒杯中的液體。
1. 在他們結婚的喜慶日子,親朋好友紛紛前來慶觞。
2. 公司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晚宴,慶觞慶賀公司的十周年紀念。
慶賀、慶祝、慶典、觞酒、祝賀、喜慶、歡樂。
慶祝、慶賀、慶典、喜慶。
哀悼、默哀、悲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