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駿馬疾馳貌。《文選·傅毅<舞賦>》:“良駿逸足,搶捍淩越。” 李善 注:“搶捍,馬走疾之貌。”
“搶捍”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根據漢典等權威來源,“搶捍”原指駿馬疾馳的姿态。例如《文選·傅毅〈舞賦〉》中“良駿逸足,搶捍淩越”,李善注解為“馬走疾之貌”,形容馬匹奔跑迅捷。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其解釋為“争奪權力、地位”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或權威辭書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優先采用“駿馬疾馳”這一傳統釋義。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若需引用,建議标注出處(如《舞賦》)以增強準确性。
權威文獻中“搶捍”主要指駿馬疾馳的動态,其他引申義需謹慎考據。如需深入探究,可查閱《昭明文選》等古籍原文。
搶捍(qiǎng hà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搶”和“捍”兩個字組成。
“搶”字的部首是手,它由5個筆畫組成;“捍”字的部首是扌(手的變體),它由7個筆畫組成。
“搶捍”的來源是古代民間的武術技能,指搶奪與捍守。在古代社會,搶捍是戰鬥中的一種技巧,表示争奪和保衛的行為。
“搶捍”在繁體中寫作「搶捍」。
在古代,有時候搶和捍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例如,搶有時候寫作“唴”,捍有時候寫作“扞”。
1. 他們搶捍着自己的權益,不允許任何人侵犯。
2. 在比賽中,他們互相搶捍,竭盡全力取得勝利。
1. 搶劫
2. 捍衛
3. 搶奪
4. 捍守
1. 争奪
2. 保衛
3. 争搶
1. 讓步
2. 屈服
3. 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