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鬯的意思、溥鬯的詳細解釋
溥鬯的解釋
周遍暢達。鬯,通“ 暢 ”。 唐 李德裕 《上尊號玉冊文》:“清明溥鬯,光耿四海。”
詞語分解
- 溥的解釋 溥 ǔ 廣大:溥博。溥原。 普遍:溥暢。“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姓。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鬯的解釋 鬯 à 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釀黑黍而成。 同“暢”。 筆畫數:; 部首:鬯;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溥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信息綜合理解:
一、分字解釋
-
溥(pǔ)
- 基本義:廣大、普遍。如《說文解字》釋為“大”,引申為“普遍”。例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
- 其他釋義:通“浦”(水邊)或“敷”(分布),但在此詞中取“普遍”之意。
-
鬯(chàng)
- 通假字:此處通“暢”,意為暢通、暢達。
- 本義:原指古代祭祀用的香酒(用黑黍和郁金草釀造),後借指通暢狀态。
二、整體含義
“溥鬯”意為周遍暢達,形容事物廣泛覆蓋且暢通無阻。例如:
- 引證:唐代李德裕《上尊號玉冊文》中“清明溥鬯,光耿四海”,指清明政治的光輝遍及四海,無阻無礙。
三、相關詞語
- 近義關聯詞:
- 神流氣鬯(形容文氣通暢)
- 仁言利溥(善言能普惠衆人)
- 成語:匕鬯不驚(形容處事鎮定,不影響正常秩序)。
四、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見。
- 權威性說明:相關解釋主要來源于古籍和字書,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溥鬯
溥鬯是一個古漢字詞語,意為“非常香濃的酒”。該詞的拆分部首為水氵、酉、酉,總共有12個筆畫。
該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詩經》中。在《詩經·邶風·蓼莪》中有一句:“有溥鬯維酒,無以我從事。”意思是說對于濃郁馥郁的酒,我不能不去享受。
而在繁體字中,溥鬯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不發生變化。
有關古代漢字的寫法,我們可以參考《說文解字》,它是中國最早的一本專門字書。在古代,溥鬯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在《說文解字》中,溥的寫法為“逋”的相同字形,鬯的寫法為“柷”字形。這些變化是隨着時間演變而發生的。
以下是一些例句:
- 慶祝會上溥鬯四溢,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 飯店裡的溥鬯菜式吸引了很多食客。
- 春節期間,人們常常享用溥鬯美酒。
以下是關于溥鬯的一些組詞:
溥鬯的近義詞包括:
溥鬯的反義詞則可以是:
通過以上内容,我們對溥鬯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一定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