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焰四射。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曲壯闵本末》:“戈甲煥燦,旗幟精明。” 太平天囯 洪秀全 《禦制千字诏》:“宮禁煥燦,樓閣百層。” 趙樸初 《千秋節·一九五九年十月革命紀念日》曲:“紅旗煥燦,大地謳歌遍。”
“煥燦”是由“煥”與“燦”組成的形容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該詞多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光輝狀态: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煥燦》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形容光彩璀璨、明亮而美麗的樣子。
《煥燦》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火(huǒ)和罒(wǎng)。
火的拆分部首是火,它的筆畫數是4。罒的拆分部首是網,它的筆畫數是5。
《煥燦》一詞的來源非常早期,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它形容太陽或火光發出明亮的光芒,給人以亮麗和壯麗之感。
《煥燦》的繁體字是「煥燦」。
古時候,漢字《煥燦》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階段和個人書寫風格,有時候字形會稍稍有些差異。
1. 朝霞映照下,山谷間的綠樹顯得更加煥燦奪目。
2. 她穿着一襲華麗的晚禮服,整個人散發着煥燦的光彩。
3. 這幅畫的色彩鮮豔奪目,給人一種煥燦的感覺。
1. 光煥燦爛
2. 煥燦絢麗
3. 煥燦輝煌
1. 光芒四射
2. 炫目奪目
3. 璀璨奪目
暗淡無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