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飄蓬轉的意思、萍飄蓬轉的詳細解釋
萍飄蓬轉的解釋
[wandering without a fixed dwelling] 比喻飄泊無定的生活
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詞語分解
- 萍飄的解釋 如萍飄浮;飄泊。 明 張景 《飛丸記·卺合飛丸》:“流落類萍飄,昔年光景,今日裡轉思焦。”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
- 蓬轉的解釋 .蓬草隨風飛轉。喻人流離轉徙,四處飄零。 晉 葛洪 《抱樸子·安貧》:“有 樂天先生 者,避地蓬轉。” 唐 靈一 《江行寄張舍人》詩:“客程終日風塵苦,蓬轉還家未有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
專業解析
“萍飄蓬轉”是一個漢語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漂泊不定、行蹤無定的生活狀态。其詳細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角度解析如下:
-
字源拆解與意象分析
- 萍:指浮萍,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無根,隨水流或風浪四處飄蕩。象征無依無靠、根基不穩的狀态。 (《漢語大詞典》)
- 飄:指隨風飛舞或隨水漂流,強調被動、不受控制的移動。 (《漢語大詞典》)
- 蓬:指飛蓬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枯後根斷,遇風則拔地而起,隨風旋轉飛舞。同樣象征漂泊、流離。 (《辭海》)
- 轉:指轉動、流轉、遷徙。描述位置或狀态的不斷變化。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
本義與核心含義
該成語的核心含義是:像浮萍隨風飄蕩,像飛蓬隨風旋轉一樣。 它生動地刻畫了人或事物漂泊流離、行蹤不定、生活動蕩不安、沒有固定居所或穩定狀态的情形。 (《漢語大詞典》、《辭海》、《現代漢語詞典》)
-
引申義與情感色彩
- 常用來形容人為了生活、工作、求學等原因而四處奔波、居無定所的經曆。 (《現代漢語詞典》)
- 蘊含着一種無奈、辛酸或身不由己的情感色彩,強調漂泊的被動性和生活的艱辛。 (《漢語大詞典》)
- 也可引申指人生際遇的起伏不定、難以預料。 (《辭海》)
-
用法示例
- “他年輕時萍飄蓬轉,走遍了大江南北。” (形容早年漂泊的生活經曆)
- “戰亂年代,百姓們萍飄蓬轉,流離失所。” (形容因災難而被迫遷徙、生活動蕩)
- “這份工作讓他常年萍飄蓬轉,無法安定下來。” (形容因工作性質導緻的居無定所)
“萍飄蓬轉”以浮萍和飛蓬這兩種隨風飄轉、無根無定的植物為喻體,精準地表達了漂泊流離、行蹤無定、生活動蕩不安的核心意思,常帶有身不由己的無奈感,是描述人生或事物不穩定狀态的經典成語。
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1986-1993).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辭海編輯委員會. (2009). 《辭海》(第六版彩圖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 王力, 等. (2005).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萍飄蓬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比喻人遠離家鄉,在外漂泊無定,生活缺乏根基和歸屬感。該成語由兩種自然意象構成:
- “萍飄”:浮萍隨水漂流,象征居無定所;
- “蓬轉”:蓬草隨風飛轉,形容命運無常。
出處與用法
- 出處: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中記載:“甚或金盡裘敝,恥還鄉裡,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
- 語法:聯合式結構,可作謂語、定語,描述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态。
象征意義
- 浮萍(水生植物無根)和蓬草(幹枯後易隨風飄散)均被用來隱喻人生漂泊、難以自主的命運。
- 隱含對安定生活的渴望,與“安居樂業”形成反義對比。
擴展信息
- 近義詞:飄蓬斷梗、漂泊不定;
- 反義詞:安居樂業、安土重遷;
- 英文翻譯:wandering without a fixed dwelling。
應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形容遊子、旅人或生活動蕩者的境遇。例如:“他半生萍飄蓬轉,如今終于落葉歸根。”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出處,可參考《閱微草堂筆記》原文或其他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誰頒衣編竹别觀曹輩場子産業鍊承贽重重舛盭打獨磨旦腳單身悼愓登牆登齋吊服煅石膏獨養子二等伏伏臘臘歸馬古來和唝回話夾馬營绛帳叫啕佳制解纾九藏快口枯宅璘璘煤子鬧九垓戚好清東陵輕霞旗袍乳狗弱管濡須塢三帀色變山獺升冠衰統贖例歲用縮砂密韬藉通圮通訊網頭巾戒頑懦微觀烏啼引誤我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