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拐仙的意思、拐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拐仙的解釋

傳說中八仙之一 鐵拐李 的别稱。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鐵拐題俵》:“ 拐仙 姓 李 名 孔目 ,有足疾, 西王母 點化昇仙,封 東華教主 ,授以鐵拐一根。”《紅樓夢》第九五回:“ 妙玉 道:‘請的是 拐仙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拐仙"是漢語中對道教八仙之一"鐵拐李"的别稱,其釋義與文化内涵如下:

一、核心釋義

拐仙(guǎi xiān)

名詞

  1. 專指鐵拐李

    道教八仙之首,因以鐵拐為行走法器而得名。傳說其本名李玄(或李凝陽、李洪水),修行時元神出竅,肉身被毀後附身餓殍,故成跛足形象。《漢語大詞典》釋為:"即鐵拐李。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

二、字源與文化解析

  1. "拐"的象征

    • 指其隨身鐵制拐杖,既是殘疾的輔助工具,也是降妖法寶。

    • 引申"轉折"之意,暗喻其肉身毀滅後借屍還魂的仙緣轉折(來源:《中華道教大辭典》)。

  2. "仙"的定位

    位列道教神仙體系,代表"救濟衆生"的修行理念,民間奉為醫藥之神,傳說其葫蘆中藏有靈丹妙藥(來源:《中國民間信仰辭典》)。

三、文獻考據

  1. 明代記載

    《曆代神仙通鑒》卷五載:"鐵拐先生,姓李名孔目,有足疾,西王母點化升仙,封東華教主。"(來源:《曆代神仙通鑒》明·徐道輯)

  2. 形象演變

    清代《集說诠真》綜合民間傳說,定型為"蓬首垢面、袒腹跛足"的乞丐形象,體現道教"外陋内真"的修行觀(來源:《道教神仙信仰研究》)。

四、文化延伸

• 别名關聯:亦稱"李鐵拐",常見于元雜劇(如《呂洞賓度鐵拐李嶽》)。

• 藝術符號:在繪畫與雕塑中,以背負葫蘆、手拄鐵拐的跛足老者形象出現,成為"八仙過海"主題的核心元素(來源:《中國道教神仙造像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拐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鐵拐李的别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定義
    拐仙指道教八仙中的鐵拐李,因手持鐵拐、身背葫蘆的形象得名。傳說他本名李孔目(或李玄),因修行時元神出竅,肉身被毀,附身于跛足乞丐而成為瘸腿仙人。

  2. 人物特征與傳說

    • 鐵拐李以足疾和鐵拐為标志,常被描述為蓬頭垢面、袒腹跛足的形象。
    • 據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記載,西王母點化他成仙,并授鐵拐作為法器,封為“東華教主”。
  3. 文學與民俗記載

    • 《紅樓夢》第九十五回提到妙玉請“拐仙”占卜,可見這一形象在清代文學中的影響。
    • 民間傳說中,他象征“貧賤之軀亦可成仙”,體現道教“肉身不拘”的修行觀。
  4. 其他别稱與象征
    鐵拐李在不同文獻中也被稱為“李鐵拐”“李凝陽”,其葫蘆象征懸壺濟世,鐵拐則代表堅韌與渡人苦難。

總結來看,“拐仙”一詞融合了道教神仙信仰與民間傳說,既指具體人物鐵拐李,也承載着超越身體缺陷、追求精神升華的文化寓意。

别人正在浏覽...

頒贈寶地保塞保險裝置碧筩杯犲狼常篇酬犒楚才矗矗打出手代興蹈難電怒東家西舍對薄公堂輀軒梵冊貝葉分餐風雨不透更唱疊和規矩準繩貴恙骨戰鳇冰簡短将順降重椒栢酒假惺惺接腳夫紀録影片警務峻命沮止阬穽狼湯渠領乾薪魯鈍門教明月入懷排插奇股器貌慶祥七字譜權谞三寸氣上遊市籴矢箙水盡山窮說證天咫霆震通宵徹晝小國謝傅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