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圖。《左傳·昭公十二年》:“今 鄭 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 楊伯峻 注:“賴,利也。”
“貪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貪賴”指貪圖利益或依賴某種資源不放,核心含義為“因私欲而過度索取”。該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二年》:“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楊伯峻注解“賴,利也”,即強調對利益的占有欲。
在《左傳》的語境中,“貪賴”特指鄭國因貪圖土地利益而拒絕歸還周王室屬地,體現對資源的過度占有欲。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較少,多用于古文解析或特定語境下的批評表述。
詞彙 | 側重點 | 示例 |
---|---|---|
貪賴 | 強調依賴性與貪欲結合 | “貪賴權勢” |
貪婪 | 單純指貪得無厭 | “貪婪地斂財” |
觊觎 | 對非己之物的非分企圖 | “觊觎他人財産” |
注: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語義演變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貪賴"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具有貪婪和推卸責任的意思。下面是對這個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
貪賴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貪和賴。貪字是由貝部和攻部組成,貝部為部首,意為財富。賴字是由走部和缶部組成,走部為部首,表示走路。這兩個字的總筆畫數為13。
貪賴這個詞源于中國漢字的演變和演化。在繁體字中,貪字的寫法為"貪",賴字的寫法為"賴"。
在古代,貪賴這個詞的寫法沒有太大區别,依然是由貪和賴兩個字組成,隻不過字形可能有些許變化。同時,古代的漢字寫法相對簡潔,沒有現代漢字的繁複。
他對財富貪賴不已,總是不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
貪婪、賴賬、推卸責任
貪心、貪婪、貪欲
節制、謙虛、誠實
此文章回答了關于"貪賴"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同時提供了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信息。【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