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謝。書劄用語。如:還祈時賜教言,以警愚頑,是為厚幸。專此肅謝。順頌台祉。
“肅謝”是一個書面用語,主要用于正式場合表達恭敬的感謝或辭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由“肅”(恭敬、莊重)和“謝”(感謝、辭别)組成,表示以莊重的态度緻謝或辭行。常見于書信結尾,體現對收信人的尊重,如“專此肅謝,順頌台祉”。
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傳統文化研究或仿古文體中。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确認適用性。
肅謝(sù xiè)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恭敬、謝絕、拒絕。在特定的語境中,肅謝還可表示對對方表示謙遜、謝意。
根據《康熙字典》,肅謝的部首為肀(肅)和言(謝)。肅的部首為肀,總共有4畫;謝的部首為言,總共有7畫。
肅謝的兩個字都有獨立的來源。肅主要來源于古代象形字,形狀類似于一個人跪倒在地,表示恭敬、謙遜的意思。謝則主要源自早期的象形字,最初表示暫時停止行動,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感謝的意思。将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肅謝則表示恭敬、拒絕或謝絕對方的表示或請求。
肅謝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肅謝。
在古代,肅謝的寫法稍有不同。肅在古代寫作肅,謝寫作謝。
1. 他對長輩十分肅謝,一直非常恭敬。
2. 在這個節日裡,我們向老師緻以誠摯的肅謝,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
肅謝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肅清、肅穆、謝絕、謝恩等。
肅謝的近義詞包括恭敬、謝絕、拒絕等。反義詞則可以是歡迎、接受、感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