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定海三總兵的意思、定海三總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定海三總兵的解釋

鴉片戰争中定海戰役犧牲的三位愛國将領。1841年9月英軍進攻浙江定海,定海鎮總兵葛雲飛、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部血戰,先後陣亡。史稱定海三總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定海三總兵”是鴉片戰争時期為保衛浙江定海而壯烈犧牲的三位清朝總兵,即葛雲飛(漢族)、鄭國鴻(回族)和王錫朋(漢族)。以下是詳細解釋:

1.曆史背景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争爆發後,英軍于同年7月攻占定海,成為近代西方軍隊首次占領中國領土的起點。1841年9月,英軍集結29艘軍艦、4000餘名士兵再次進攻定海,三總兵率軍殊死抵抗,最終全部殉國。

2.人物事迹

3.戰役意義

4.詞語延伸含義

該詞後來也用于比喻能穩定局勢、統一指揮的領導者,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或口語中,曆史語境下特指上述三位将領。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史料或舟山“三忠祠”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海三總兵是什麼意思? 定海三總兵是指古代中國浙江省甯波市的一個軍事區域劃分,分為三個總部。"定海"是指甯波市的一個地名,"三總兵"指的是該地區的三個總兵部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定海三總兵》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宀”、“廣”、“扌”、“一”,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定海三總兵》源于中國明代小說家施耐庵所寫的古代神俠小說《水浒傳》。在小說中,定海三總兵是甯波府管轄下的三個軍政機構,分别由武松、楊志、戴宗擔任總兵。他們管理着該區域的軍隊和民政事務。 繁體 《定海三總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定海三總兵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因為沒有詳細的資料說明,無法确定古時候的具體寫法。 例句 1. 定海三總兵在保護邊境和維護安全方面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2. 武松、楊志和戴宗是定海三總兵中最有威望的将領。 組詞 定海、總兵、軍事、區域、軍隊、軍政、神俠、小說 近義詞 甯波三總兵 反義詞 非定海三總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