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進退應矩的意思、進退應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進退應矩的解釋

前進後退均合規矩。《宋書·樂志三》:“旄旍指麾,進退應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進退應矩(jìn tuì yìng jǔ)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行為舉止嚴格遵循規範或法度,體現莊重得體的禮儀修養。以下從語義解析、文化淵源及現代應用三個角度展開分析:


一、語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進退:字面指前進與後退,引申為言行舉止、處世态度。
    • 應:呼應、符合。《說文解字》釋為“當也”,即契合某種标準。
    • 矩:原指木工用的方尺,象征規則、法度。《孟子·離婁上》強調“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此處喻指社會規範。

      整體釋義:言行舉止均嚴格符合禮儀規範,體現高度的自律性。

  2. 權威詞典定義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記載:

    “進退應矩”形容行為舉止完全合乎規矩,端莊得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網絡版


二、文化淵源與典故

  1. 儒家禮法思想的體現

    成語植根于周代禮樂文化,孔子強調“克己複禮為仁”(《論語·顔淵》),要求個體行為符合“禮”的約束。漢代賈誼《新書·容經》進一步闡釋:“進退應矩,以象天地之序”,将行為規範與宇宙秩序相聯結。

  2. 曆史文獻用例

    《魏書·崔光傳》載:“(崔光)進退應矩,朝野稱其雅正”,描述北魏官員恪守禮法的風範。此例被《漢語成語大辭典》收錄為典型書證(中華書局,2018年版)。

    (來源:中華經典古籍庫


三、現代應用場景

  1. 職場禮儀

    用于形容職場人士遵守職業規範,如商務談判中“發言分寸得當,進退應矩”(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用例)。

    (來源:CCL語料庫檢索系統

  2. 文化傳承價值

    該成語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佳成語》(教育部語用司編,2021年),彰顯其對當代社會行為準則的指導意義。


引用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漢語成語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漢語成語大辭典[Z]. 北京:中華書局,2018.
  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CCL現代漢語語料庫[DB/OL]. 2003.

網絡擴展解釋

“進退應矩”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 tuì yīng jǔ(部分注音差異源于古今音變),形容人的言行舉止遵循規範,行動合乎法度,無論前進還是後退都符合規矩。

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人在處事或社交中謹慎得體,既不過分激進也不退縮,始終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内。例如在正式場合的禮儀表現或決策時的審慎态度。

  2. 出處與例句
    該成語最早見于《宋書·樂志》:“旄旍指麾,進退應矩。”,描述軍隊行進時旗幟指揮下的整齊劃一,後引申為對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

  3. 語法與用法
    屬緊縮式成語,多作謂語或賓語,用于評價處事風格。如:“他為人處世進退應矩,深得同事信賴。”。

  4. 近義詞

    • 進退有度
    • 進退可度
    • 進退中度
  5. 補充說明
    該詞強調對規則的尊重,尤其在傳統禮儀或等級分明的場景中使用較多,現代語境中也可用于形容職場或社交中的得體表現。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宋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剌吉酒魃虐保阿靶子鄙老并吞參劾朝離乘間陳篇捶策從要翠繞珠圍存入悼恩道周點檢惡姹分钗破鏡豐奢豐庑拊背扼喉公裡乖失鬼祟寒洲鶴裝宦途簡阙兼疑挢然積骸輯輯錦纏疾首蹙頞控訴褲帶焜耀糧罂離筵倫類棋經晴虛齊驅并進人滿為患入立乳粥生母伸述深險十字路瑣散瑣絮趚趚天弢梯山架壑王赫武曲星五熟笑鹽